還沒有走進私塾,便是已經可以聽到孩子們郎朗的讀書聲。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
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
好像是三字經。
“雲蘇潘葛,奚範彭郎。
魯韋昌馬,苗鳳花方。”
這定然是百家姓了。
都是私塾裡,很好的孩子啟蒙讀物。
私塾也不會像地球世界似得,從教孩子拼音開始,私塾是有點兒不求甚解的,教書先生,就是直接讓孩子們背書。
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他們大概就是這樣認為的。
所以,哪怕是第一天上私塾的孩子,也是跟著背書。
自己會背了,然後對照書本,一一對應之下,便是就知道書本上,哪個字是哪個字的讀音了。
至於,每個字的意思,私塾先生,先不講的。
只會讓你先把書背熟。
至於每個字的含義,那是把書背的滾瓜爛熟以後才會講的。
帶孩子們到私塾門前,葉良卻是如同不是送孩子來讀書,而是送她們來送死一般,很是捨不得。
總歸是要把這些孩子,交給陌生的教書先生,葉良並不信任,也更加不會放心。
但是,總要把孩子送去讀書的。
別人家的孩子,都學得,他的這四個孩子,便是也要學的。
雖然這很讓人捨不得。
葉良還是敲了門,請私塾先生把四個孩子,帶了進去,給她們安排座位,之後,在門外,葉良好好的再次囑咐了教書先生,這幾個孩子,是他從山賊營寨裡救出來的孩子,從小生活在狼窩裡,擔驚受怕,便是性情跟一般的孩子不一樣。讓他在教她們讀書的時候,不要把她們當做普通的孩子那樣,說打戒尺就打戒尺。
有什麼問題,可以先擱置,等中午他過來接孩子,來跟他說。
剩下處置的事情,就交給他來就行了。
看在葉良給的書資豐厚的情面上,教書先生,都是一一答應。
再民風淳樸的地方,一把散碎銀子,也是非常有用的。
至少會讓教書先生心裡非常舒服,便是對幾個孩子,看了會多覺得順眼幾分。
之後,葉良站在窗外,看著幾個孩子,懵懂的坐在那裡,身邊都是郎朗背書的孩子,有些不知所措,葉良更加不放心了。
不放心,卻也只能夠狠心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