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楊二通呵呵一笑,道:“我就猜的,亂猜的事怎麼能一本正經的說。各位大人可不要害我啊。”
眾人都笑了笑,衝著楊二通拱了拱手。
“那我走啊。”楊二通道:“咱們文武界限,還是要分明一些的。”說著,哈哈笑著走了。
戈大人立刻吩咐幕僚安排人去查,又和眾人道:“此事,各位大人有何高見。”
“可要乘機做點什麼。”崔大人看著戈大人,“下官到是有個想法。”
戈大人道:“請。”眾人又進了書房,關了門戈大人道:“糧草的事也須得立刻有個章法,侯爺相信我們,我們決不能拖了他的後退。”
“大人。”幕僚去而復返,“大人,努爾哈赤送了信進關,由侯爺派人送到京城的來的。”
戈大人一愣,問道:“可是什麼東西。”
“議和書。”幕僚回道:“努爾哈赤要求議和。”
眾人面面相覷,這實在是讓人意外,大家都沒有想到努爾哈赤會想要議和。
“夏季即將來臨,是他們一年中最重要的幾個月,錯過這幾月他們很有可能今年都沒有收成。會不會是因為拖不下去,所以議和了呢。”方大人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事情不會這麼簡單。”史大人道:“我們先去宮中?”
幾人點頭,各自讓隨從回家取了官服來,去宮門外請求覲見,不過一會兒,宮裡就有內侍來,宣他們入宮。
此刻,御書房內已是一片倒的在勸說趙之昂。
“此議和書是鎮南侯送回來的,就表示侯爺他也有屬願議和。聖上,還請您三思啊。”
“是啊,眼下朝廷困難,國庫虛空,幾乎是入不敷出。若是再打,此戰支撐不了多久,到時候我們要是輸了,就不是這個條件了。”徐立人道:“不如暫時平息了此事,等過幾年國力強盛後,再舉兵而下。”
“從長遠打算,眼下確實不易再打動。牽一髮而動周身,大周不能再折騰了。百姓也沒有能力再折騰了。”徐立人說著,擦了擦眼淚,“百姓盼的不過就是一個太平,我們為何就給不了他們一個太平呢。”
趙之昂沒有說話,但目光的堅定明顯比以前淡了一些。
沒錢,沒糧,這是大問題。
“聖上。”戈大人帶著眾人進了門,跪地行禮,趙之昂看著他們,問道:“幾位愛卿也聽說了?那狗賊,送了議和書來了。”
戈大人起身掃了一眼徐立人,拱手問趙之昂,“聖上,議和書如何說的?”
“讓朕將遼東沿線,一路割讓到哈密,城關後退百里。”趙之昂敲了敲桌子道:“他說他準備了十二年,所以一切充足,這仗他不求贏,但是能和我們耗上十年。”
十年?戈大人一怔,這話其實沒有誇大其詞,對方那麼多人,打一仗用個十年,太正常了。
可他們有十年卻沒有能力支撐十年。
十年啊,那這十年幾乎十之三四的國力,都得投在這場仗裡了。
沒有人敢說可以。
尤其是,眼下連糧草都湊不齊了,戈大人頓時沉默了下來。
“聖上。關外沿線地不肥,人不多,百姓也過的並不富裕,給了他們我們將百姓遷走,城關後移五十里,損失並不重。”徐立人道:“微臣願意去談,後退五十里。”
戈大人餘光掃了一眼徐立人,挑眉問道:“徐大人可算過,和五十里,是多少裡?”又道:“這五十里,可不僅僅是五十里,還有祖宗的顏面,列朝列代可從未有過這樣的事。”
“戈大人忘性真大。”徐立人道。
戈大人哈哈一笑,道:“看來徐大人的奴性已深入骨髓,你莫非難忘前朝暴君欺壓,還期盼著他們再回來?”
“休要胡言亂語,你要為你的言論負責。”徐立人道:“我何時有過這樣的意思,說過這樣的話。”
戈大人反擊道:“有沒有徐大人心裡清楚。”說完拂袖看著趙之昂,道:“聖上,打就打,鎮南侯都沒有退縮,我等就更不能言棄。今天這五十里就是底線,一旦踏破,將來就會有第二個五十里,第三個五十里。我們絕不能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
“沒有人願意。”徐立人道:“那戈大人告訴我,你有什麼辦法,支撐住這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