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推辭了馬家公子的挽留後,石飛哲終於離開了這座小鎮。
行俠仗義,傳武少年,這便是他的江湖啊!
在馬家的時候,馬家公子就告訴他去崆峒山集的大致方向,他才知道自己在山裡走的方向,完全是相反的。
明明向著西北走,結果走到了西南來。也正是因為他走錯了方向,才能救了一鎮之人。
只能說,緣,妙不可言!
所以這次他順著官道快步而走。順著官道一條路,總不會錯吧!
以他現在的腳程,每日輕輕鬆一兩百里,他需要注意的是不要錯過宿頭就行了。
不然就變成豬了。
若是按照之前的行程,大約七八天就到崆峒山集了,現在繞了點遠路,也不過十天左右。
走著走著,石飛哲忽然發現自己好像忘記了什麼。
噫~老子的黃狗,不對,是小方呢!
這時他才想起來,自己好像把那條會變身的狐妖給忘了。
算了,反正是江湖是偶遇的,以後說的還有遇到的機會!
江湖,就要留有驚喜才好。
一路風吹日曬,路過三座城,七八個鎮子,石飛哲邊走邊路見不平,順順利利的來到崆峒山腳下!
原本世界的崆峒山,石飛哲還帶家人報團去過。崆峒山處在寧夏,素有道教第一山之稱,大小山峰數十個,風景秀麗,是個好去處。
而眼前的崆峒山與石飛哲記憶之中的山完全不一樣。
山脈連連,彷彿無窮無盡,大小山峰錯落不一,遠遠看去,有七八個山頭擠在一起。
那就是大蔡藏書庫,八山十二窟。
更令人稱奇的是,崆峒山的東南面綠木成蔭,野獸不斷。山的西北面則是黃沙漫天,一片怪石險峰,如同沙漠荒山。
看起來好像有一條線,把山脈分割成了兩個世界。
至於崆峒山集,則在崆峒山東南餘脈的小山下。
說是山集,卻像是一座山城。
一條小河從山集中間穿過,把山集分割成兩半。
河西岸的西集一大片都是規整的建築小院,有的依託山,有的依託小河,顯得錯落有致,頗為雅緻。
河東岸的東集則是高一點,矮一點,參差不齊的木屋、瓦房之類湊在一起,看著髒兮兮的。
石飛哲來到小鎮之中,以他現在的身價,他自然來到河西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