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章一觸即發
紀行從夏初一直等到秋老虎發威,還沒有等到那個機會。
原本他只是想要那無名劍手,但是現在他馬上就要改主意了,因為他收到了一個新訊息。訊息是從高寒士那裡來的。
信封上只有四個字,“何以親啟。”
等紀行拆了封時,他好像看到高寒士就在他眼前。
“四次刺殺你的人都查清了,第一次是十開盟的人。十開盟管著京城漕運,與四大家族和京城各大富商有千絲萬縷的關係,誰出價高他們就替誰辦事。”
紀行想了想第一次,心道,“第一次是什麼時候?七尺巷?這個十開盟如此不堪?只能派出來幾十個四品之下的人來?”
隨後他便想起來,正兒八經算一算,第一次被刺殺應該是在路上才對!那時候他和柳娥在一起,也正是因為柳娥,他才能虎口脫險。他往後邊看去:
“這些人勢力不小,多的是七品高手,不太好招惹。我已經查過,能在京城如此肆無忌憚,是因為他們聽命於東宮。”
紀行卻是越看越糊塗,“我與他無冤無仇,太子為什麼要對自己出手?”
緊接著他想到這十開盟只是聽命於東宮,還替別人辦事。看來想要對自己出手的人恐怕不一定就是太子。
“何以,第二次,也就是七尺巷之事,是因為太后不喜,一群庸人招來寥寥數人。值得一提的是,當初那個七品劍手,也是十開盟的人。但是他地位尷尬,只是被十開盟控制。第三次,也就是你科舉之後那兩次刺殺,其中二十個人,是軍方的人。最後那四個,出身刑部,不過無關大局,只是被人利用的棋子而已。”
紀行沒有深究為什麼高寒士這麼清楚他在京城的一切情況。他知道高寒士哪怕現在已經退居二線,但是全天下仍舊遍佈他的眼線。
“十開盟的背景有些複雜,有太子的身影,有永樂皇后,還有一些異族摻雜其中。其實十開盟最初是跟隨季夏的一個末流江湖組織,只是我沒有防備,如今他們已經成長至斯。”
紀行想了想。也就是說那個八品劍手不光有可能是太子派來的,也可能是皇后派來的。但是他們這麼火急火燎地想自己死有什麼好處?莫非他們一直都知道自己可能是曇羽太子這個傳聞?可是他在剛剛進京時,這個傳聞還沒出現呢!
他靜了靜神,仔細盤算了一下。十開盟背後還有異族的勢力。一旦自己死了,相當於高寒士與齊帝之間的默契和平衡就會打破。那時齊帝身邊沒有任何外援,真的就成了孤家寡人。倘若這時候有人想要謀逆,皇權雖然不至於衰微,也足以平定一切叛亂。可是定然會讓齊國元氣大傷。
齊國元氣大傷的最後結局便是......紀行突然明白了,屆時異族入關,齊境必然大亂。到時候獲利最多的便是那些在邊境對中原虎視眈眈的異族了!
也就是說十開盟從來不是要針對自己,所有的矛頭對準的始終只有兩個人,齊國皇帝還有高寒士。所有能夠分裂齊國的手段,這個組織都會做!只是令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太子和永樂皇后為何也在這個組織中。等到齊帝駕崩,這江山不是遲早是太子的嗎?
“何以,對你心懷惡意的人,或許並非是對你心懷惡意。你只要洞悉他們想要什麼,最後的結果又是誰得了利,那一切就簡單了。另外,有關那根羽毛的事,你要萬分小心。珍重珍重。”
這封信到這就算完了。
高寒士給他這封信,看起來什麼都沒說,實則包含的資訊太多。基本上把京城小局勢和天下大局勢都囊括了進來。
四大家族不必說,多的是笑面虎。永樂太后與太子對自己態度曖昧。還有一個不知敵友的紅菱公主。邊境四方的異族也對齊庭虎視眈眈,這一“眈”就要把他“眈”死為止。紀行舉目四望,竟然發現不了一個人可以做他的盟友。
不,其實齊帝一直都是他們的盟友。只是這種盟友的聯絡是建立在齊帝以為自己是曇羽太子這個誤會之上。
而且高寒士往年傳信,多是一些噓寒問暖,少有如此正式地給他講這些大勢。難道說有最近天下會有什麼變化嗎?
就在他因為這一封信思前想後時,從滇西傳來一道急信,震動朝野!
滇西邊防失守,距今日已有十日。羅十誠麾下八百建制先鋒團幾乎盡歿!羅十誠被異族斬首!生還者不足十人!
霎時間整個朝廷都因為這一道訊息透著一股子奇異的味道。齊帝大怒,連發十八道命令,遣西南節度使將八萬精兵血洗滇西!
然而這一仗不只是打仗這麼簡單。
異族一向不敢與大齊展開大決戰,卻在一日之內吞下整整八百大齊將士。這裡邊能透漏的訊息實在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