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寒冬一天天過去,東英海的心就下沉一分。
他每天都在計算漢軍打過來的勝算有多少,三五天就要親臨軍營一次,激勵士氣。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東英海對將士們吼道。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將士們回應。
“最近我們的斥候偵察發現,井田見率部欲從水路返回福京、北名戶。”
毛利對東英海說道。
一旁的工原道:“福京、北名戶是井田見昔日的老巢,他返回這二地,必定會得到百姓們的響應,對我十分不利啊。”
東英海點頭道:“不錯,漢軍由水路進攻我們,井田見從背後捅我們刀子,我軍將腹背受敵!”
毛利抱拳道:“不如由末將統領一支兵馬,去福京阻擊井田見。”
東英海道:“好,井田見的兵馬只有四萬人左右,我給你五萬禁軍,務必要將井田見這條瘋狗給我痛揍!”
“末將遵命!”
毛利笑道。
貞元十四年,春。
龍治命水軍進攻鳥繩礁,他要在三個月內攻下鳥繩礁,半年內打到東羸本土,兵臨海京城下。
最遲在明年初,奪取海京,明年尾,佔據東羸全境,徹底完成一統大業。
鳥繩礁之戰,拉開了東羸和大漢決戰的序幕。
這場戰役關係東羸能否守住國門,是東羸的生死之戰。
帶兵發起衝鋒的是羅浩,他披甲持矛,率十萬水步兩軍,揚帆進攻鳥繩礁。
鄧伯率五萬水軍在海上和尾村水激戰。
龍治、許平乘船於遠處觀戰,還有十幾萬軍隊沒有出戰。
並不是龍治要儲存實力,而是將軍隊全部押上,戰船連轉身調動都做不到。
許平對龍治道:“以倭軍的防禦力度,想拿下鳥繩礁,不付出一定的代價怕是不行,而這個代價是難以估量的。”
龍治道:“一將功成萬骨枯,這是我們大漢結束天下紛爭的最後一場戰鬥了,哪怕是犧牲你我,也必須拿下鳥繩礁!”
許平眼睛光芒閃爍,心中暗道:陛下太過執著虞朝時期的輝煌了,就算將東羸打下來,治理方面也是一個很大的難題,畢竟這東羸四島距離中原太遠,國家強盛時,還可以鎮服這群倭民,一旦國家出現衰弱,倭民必反。
好幾次,許平想勸王秦放棄進攻東羸,但看到王秦執著的目光,還是放棄了。
如今,投入了舉國之力,想要半途而廢就更加不可能了。
龍治不會答應,陛下不會答應,將士們也不會答應。
他們都渴望透過這場戰爭建功立業,光宗耀祖。
這是他們改變命運的唯一途徑,就算明知道九死一生,也要搏上一搏。
遠在洛都的王秦,命令天狼衛,多配人手,他要每天早上起來都能聽到關於鳥繩礁之戰的訊息。
馬踐等大臣,尤其以曾禾最為激烈,他們都反對王秦傾國之力發起討伐東羸的戰爭。
曾禾上奏,希望王秦能延緩戰爭的時間,過個七八年再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