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使人迷失心智,加上對奧莉帕拉執政期間的種種不滿,普特蘇瑪藏在心底的慾望,如同火山般噴湧而出。
酒宴間,他讓心腹藉著醉意故意試探多位大將,倘若由普特蘇瑪為君如何?
此言一出,很多人都以為是玩笑話,所以沒有當真,要麼起鬨擁護普特蘇瑪,要麼就是敷衍了事,都沒太當回事。
只有幾名奧莉帕拉安插在普特蘇瑪身邊的心腹,聽了非常不是滋味。
雖然普特蘇瑪是奧莉帕拉的親弟弟,是奧莉帕拉引以為重的國之重器,可奧莉帕拉對他依然不放心。
這個世界上,除了自己養的狗會忠心耿耿一輩子,人是最靠不住的,哪怕是最親的人。
見宴席間的反響很是熱烈,普特蘇瑪暗暗點頭,他有兵權,又得大將們的強力支援,皇位於他,唾手可得。
只是欠缺一個時機而已,如果強行以武力逼迫奧莉帕拉讓位於他,縱然可以得償所願,但也會落人口實,得位不正。
他想要名正言順的得到帝位,苦思冥想許久,普特蘇瑪都無法在正道上有所突破。
於是,他又秘密致信給成水華,希望他能與自己再飲一次茶,聊聊人生和理想。
成水華接信,喜出望外,這小子,終究還是抵不過慾望的侵蝕。
西京的壓力日益增加,漢軍不斷蠶食成水華的實際控制地盤,許平、陳尋等人,都是人精,怕是早就透過蛛絲馬跡,發現他已離開西京,但是考慮到沙羅的幾十萬大軍還需牽制,如果猛攻西京,成水華必定狗急跳牆,開啟天門關,放沙羅大軍入關。
以漢軍當前的實力,硬剛沙羅和魏軍,勝算雖有幾分,但對自身實力是有極大損傷的。
大漢境內早對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怨聲載道,夫妻不得相聚,父子不能團圓,無數家庭支離破碎。
反戰情緒瀰漫在民間,只是當今皇帝是一代雄主,以極強的武力威懾天下,使得所有人都不敢吭聲。
陳尋、許平等人考慮這種種因素,雖然想盡快結束戰爭,但又不敢付出巨大的傷亡為代價,只能步步為營,小心翼翼,儘量以溫和一些的手段消滅魏國和沙羅。
成水華接到普特蘇瑪的來信後,立刻安排時間和地點與普特蘇瑪密會。
兩人的再一次見面,沒有了上次的警惕,變得輕鬆了許多,就像是相識多年的老友。
成水華甚至熱情的拍了拍普特蘇瑪的肩膀,只是他個子沒有普特蘇瑪高,拍起來有些吃力,場面看上去有些尷尬。
普特蘇瑪沒有太多客套,直奔主題道:“還請齊王指點迷津。”
成水華笑道:“名不正則言不順,古往今來都是如此,奧莉帕拉一介女流之輩,竊據帝位,本就有違天道。”
普特蘇瑪道:“當初別人以此反對奧莉帕拉時,皆被我以武力鎮壓,如今我又以此為由發動政變,豈不是要我推翻當初的自己嗎?只怕不能讓人信服。”
“區區一個藉口,真實與否都不重要,奧莉帕拉以繼承你沙羅先帝遺志為由稱帝,如果她違背的沙羅先帝遺志,那麼足下就有藉口起兵了。”
成水華眼睛一眨笑眯眯的說道,有些事點到為止,如果他暗示的如此明顯而普特蘇瑪還不能領悟,那麼普特蘇瑪就真是一個蠢才,他沒有資格統領沙羅的幾十萬大軍。
普特蘇瑪覺得成水華的笑容猥瑣到了極點,但他並沒有覺得反感,反而覺得格外的舒心。
如果他倆同屬一個陣營,不是敵人,沒有利益衝突,那麼他倆一定會是最好的朋友。
隨後,成水華又對普特蘇瑪詳細說明了大漢的情況,並再次強調,如果沙羅和大魏不能強強聯手,那麼早晚會有唇亡齒寒的一天。
大漢佔據天下一半,人口上千萬,糧草充足,物資豐富,精兵強將,良臣謀士,跨海可暴擊東羸,西進能碾壓大魏,天下大勢已佔三分之二。
想要逆轉大勢,就只有結盟這一條路可走。
沙羅人眼高於頂,自以為武力無敵,只要彌補了物資這一短板,便不懼大漢,實則是鼠目寸光,井底之蛙,愚不可及。
成水華苦口婆心的再三勸導普特蘇瑪,普特蘇瑪才有些被說動。
但他心裡仍覺得,若論正面較量,沙羅大軍是有優勢的,根本不怵漢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