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另一邊,大量的青壯,聚集在漢軍營外,嚷嚷著要加入漢軍。
陳尋迫於民意難卻,只能招募這些人,並將他們編入軍中。
劉鼎見夏賢招募不到兵力,便開始暗中召見一些部落的代表,希望能爭取他們的支援。
這些部落自然不會做這種蠢事,聰明人都知道劉鼎只是漢軍的傀儡。
更聰明的人則知道,南川遲早要成為大漢的一部分。
只有緊跟著大漢的腳步,才有出路。
以夷制夷,只是漢廷暫時治理南川的政策。
等到夷族部落們的實力大損時,漢廷將會採取更激烈的方式,想對待蠻人一樣,逼迫他們出山,服從王化,從此再無夷族。
“劉鼎最近越來越不老實,他對我們停止進軍的策略,感到不滿,暗中聯絡南川本土的勢力和部落,可能是想擺脫我們的控制。”
陳尋說道。
車無子道:“劉鼎只有夏賢和幾千禁軍,我們若是將夏賢和這幾千禁軍吞掉,他將是名副其實的孤家寡人。”
“從此以後,徹底成為我們的傀儡,只能受我們的擺佈。”
“這個主意不錯,我們用什麼名義,吞掉他們的禁軍?”
丁賢說道。
丁賢在進川后,表現出眾,在屢次作戰中,都有不俗戰功,得陳尋提拔,成為漢軍新銳。
除了丁賢之外,還有張偉、陳仌等人。
這批青年將領,將成為在蜀漢軍的中流砥柱。
張偉道:“不如借進攻易城為名,向劉鼎討要夏賢及禁軍,然後以夏賢為主力,進攻易城,借敵人之手,消滅夏賢。”
“這個主意不錯,明天我會去向劉鼎借兵。”
陳尋笑道。
“大將軍,那我們呢?”
阿卡蘇說道。
他是前來的夷族部落中的一個代表,他們部落雖然被封為王了,但實力弱小,不足以吃下到嘴的肥肉。
反倒被肥肉噎住,差點喪命。
“是啊,當初漢軍入川,我們是鼎力支援,如今我們有麻煩,希望漢軍也能投桃報李,幫助我們。”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不錯,只要漢軍能幫助我們,待我們成功為王后,必定以大漢馬首是瞻,年年進貢。”
……
陳尋笑道:“這是自然,大家都是我大漢的盟友,一條船上的人,互相幫忙是理所當然,只是在蜀的漢軍,兵力有限,一面要防禦劉焌,一面又要守衛邕城,能抽調的兵力實在不多。”
“但是,即使問題再棘手,我也會抽出兵力,幫助大家的。”
“多謝大將軍,多謝大漢皇帝!”
代表們齊聲應道。
陳尋道:“張偉、陳仌,你二人各率八千新卒,幫助大家,鎮壓那些不聽話、不服從的部落。”
“屬下遵命!”
張偉、陳仌抱拳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