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平打小便是在母后身邊長大,感情深厚,以母后的名義或許可以事半功倍。”
楚四世贊同的點頭道。
張華道:“僅僅是這樣還不夠,就推說是太后病重,想在臨終前見樂平郡主最後一面!老人家喜歡小孩,讓樂平郡主將兒女一併帶來!”
“丞相所言有理。”
蘇源、洪昆等人拍手叫好。
楚四世面色難看,楚國一直堅持以孝治國,如今卻讓他以母后詐病為由,誆騙樂平,即使成功,他也將揹負不孝的罵名,以孝治國的準則也會成為一個笑話。
張華善於察言觀色,見楚四世面色不悅,頓時明白皇帝的心理,他上前一步道:“陛下,這件事就交給老臣辦,不論成敗,皆是老臣一人之罪,日後天下人恥笑者,只老臣一人而已。”
張華表態由自己一人背這個黑鍋,楚四世的臉色才稍稍好轉,勉強的點點頭,算是默許了。
“咱們還得秘密聯絡各地忠於朝廷的將士,讓他們做好準備,隨時向淮京集結!”
另一個打了敗仗的前任大都督楊洪道。
楚四世召集來的一眾人裡,也就楊洪有點軍事能力,想和朱繇在戰場上抗衡,楚四世能依仗的只有楊洪。
可惜楚四世沒有看明白。
但張華、蘇源等人卻是十分清楚楊洪的能力,在他們看來,金大猛、洪昆之流,皆是酒囊飯袋。
楚國的百年國運如果寄託在他倆的身上,亡國的速度只會加快。
“楊大人是否有什麼妙計?”
張華心中一動,問道。
楊洪慚愧道:“丞相說笑了,我楊洪一介匹夫,又是敗軍之將,哪來的妙計可言!倒是剛才洪大人說誘殺柯巴,奪回盧陽倉,佔據南渡,切斷朱繇的南歸之路,這個想法確是有可行性。”
洪昆得到楊洪的認同,頓時大喜的昂起脖子,一副快稱讚我的表情。
張華詫異道:“你也覺得洪大人的想法有可行性?”
楊洪道:“成功性雖然微乎其微,但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我們總得嘗試。”
洪昆感動道:“楊大人說得好!”
楚四世道:“那具體該怎麼做?”
楊洪道:“一步一步來,先誘殺楊洪,拔除長在淮京的這根刺。”
……
榆縣。
鑿山引水的計劃進行的十分順利,工期比預想的還要快,這得益於王秦的強力支援。
距上次看完姚中書的信後,王秦便派人開始調查茶縣俞家的背景。
王秦在家務農求學時,就聽過茶縣俞家的惡名,百姓口口相傳,稱俞家是茶縣的土皇帝。
數日後,一份更詳細的調查報告放在了王秦的面前。
茶縣背靠茶山,是出了名的產茶大縣,其出產的茗茶聞名於天下,是達官貴人們的座上賓。
產茶成了茶縣最主要的財政收入。
早期的俞家是茶縣的馬幫,靠替人押貨起家,後來見茶葉暴利,便開始學人圈山種茶樹,靠著各種卑鄙手段打壓對手,漸漸成為茶縣的茶葉霸主。
在上一任俞家家主俞發的努力下,成立了茶縣商會,俞發擔任商會會長,這標誌著俞家正式壟斷了茶縣的茶葉貿易。
日進斗金的俞家,豢養了大批死士,勢力龐大。
而與俞家生意往來最頻繁的便是武國的大通商號。
俞家發跡的背後,離不開武國人的支援。
據調查結果顯示,茶縣上下,大到天子的命令,小到一根針的買賣,都需經過俞家的默許,才能透過,否則就是不合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