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陸鹽跟赫淮帶著艾德回到主星,將他交給了星際的司法部門。
當年因為簽訂了保密協議,即便裴曦反對實驗繼續進行,她也沒有向媒體公開。
裴曦那個時候對前總統布魯爾抱有極大的希望,她以為對方不知道這場實驗的危害。
實驗室雖然是布魯爾簽字同意的,但這裡面的流程非常複雜,總統不知情很正常。
所以一層層上報失敗後,她才把希望都放到了布魯爾身上。
裴曦跟其他退出的科研人員,寫了很多反對進行實驗的報告,這些都可以證明他們的清白。
再加上艾德一部分的口供,裴曦他們很容易脫罪。
真正麻煩的是陸爭明,目前沒有關鍵證據能證實陸鹽的父親受到布魯爾的欺騙,才拿著放射性金屬到主星。
不過有幸存的科研人員做人證,足以讓聯盟政府重新調查這件事。
但畢竟過去了這麼多年,想要找到鐵證為陸爭明脫罪非常困難。
裴曦這些科研人員跟陸爭明案子的最大不同是——軍部下令擊毀了陸爭明那艘星艦,造成數十人死亡。
一旦案件逆轉,司法部門的權威就會受到質疑。
裴曦他們則不同,他們是被布魯爾綁架的,就算真相公之於眾,民眾譴責的也是前總統布魯爾。
政府從頭到尾都沒有為難過這些科學家,當年他們跟布魯爾一塊消失後,官方給出的通告措辭很嚴謹,用的是‘疑似’跟實驗室爆炸有關。
聯盟政府以國家安全的名義,搜查了這些失蹤科學家的住所,家人也接受了一段時間的調查。
查清家屬跟這件事毫無關系後,政府沒再打擾他們的生活。
所以這兩件事在性質上有很大的區別,陸爭明翻案很困難,除非有鐵證。
那塊合成放射性金屬,就是很關鍵的證據。
所以裴曦在ne11t星的時候,認真徵詢過陸鹽的意見,在得到陸鹽的體諒後,她才將那塊金屬留在了荒星。
那兩個倖存的科學家,早跟裴曦達成了共識,他們寧肯揹著叛國罪,也不想透露放射性金屬的下落。
現在政府已經恢複了裴曦在內的十二個科學家所有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