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464朱氏要進京3
早幾日,宮中與信王府便得著訊息,曉得宋好年帶孩子們回京,打發人來接。
眾人一上馬車,先往宮裡去,百合急了:“我爹孃還沒學過禮儀,咋能面聖?”
宋好年也怕老丈人並丈母孃慌手慌腳,惹人笑話事小,惹惱皇帝事大。好在王承恩聽見,回頭笑道:“殿下放心,一併接去,不過是怕老太爺、老太太在京中人生地不熟,乍然離了你們心慌,如今已著人去告訴李家舅爺,待會子殿下徑直入宮,我們自然安排老太太、老太爺隨舅爺家去。”
夫妻兩個這才鬆口氣:國家典章禮儀在那裡放著,貿然把沒演過禮的人帶到帝后跟前,要出事情。
這可不算看不起人,實在是鄉下人家,見著柳老爺還不曉得手腳往哪裡放,又哪裡好與皇家打交道?
朱氏才下船,兩腳如踩在絲綿裡,望著碼頭咋舌:“人咋這樣少,還沒咱們縣裡的多?”
常娘子笑道:“這是官船碼頭,旁人一概不許進來。”
說著扶朱氏上馬車,轔轔往紫禁城方向走去。路上朱氏坐立不安,與李篾匠道:“老頭子,你說待會子見著皇上,咱們是叫親家好,還是叫萬歲好?”
李篾匠正緊張得不行,他做夢也想不到自個兒也有能見著皇上的一天,那可是老天爺的兒子!李篾匠給老伴一聲親家嚇出一頭汗:“可不敢亂叫親家!”
朱氏又偷偷掀開車簾東張西望,一路看去,只見京城街道比太平縣寬敞不曉得多少倍,人多不知道多少倍,整個京城比太平縣不曉得繁華多少倍。
朱氏眉花眼笑:“京城真是個好地方,來這一回,咱們也不枉來世上走一遭。”
天子腳下,清平世界,京城繁華令老倆口眼睛都忙不過來,不久看到紫禁城巍峨城樓,朱氏不禁連連唸佛:“阿彌陀佛,這就是皇宮了吧!這屋頂子,該是金子打的?”
她心想,這皇上家該多有錢!
馬車一拐彎,宋好年等人的車子直接進宮,李青松與徐彩文已等在宮門口,與王承恩道謝後,帶著爹孃回他自個兒家去。
朱氏見著青松激動得不行,恨不得把人抱進懷裡揉搓,青松已是成親的人,連忙躲開他孃的手,道:“爹,娘,你們路上乏了吧?月娘已在家裡備好飯菜,咱們家去!”
朱氏樂得見牙不見眼,連連答應,半晌又回頭看紫禁城,道:“你姐這個沒良心的,撇下咱們就去了,我連皇帝老爺的臉還沒見著哩。”
徐彩文忍笑道:“大娘,我百合姐那是疼你哩,你不曉得,見皇上要先學禮儀,光跪拜就要學兩三天,你老乏了一路,要是立馬就去學那些個,還不累壞啊?”
青松也說:“你來京城,可不是為了見我,難道專門來見萬歲?你兒子就在跟前,你且與我說說,咱們家這兩年好不好。”
朱氏自來最疼青松,青松樂意聽她說話,她自然高興,絮絮叨叨地與青松講這一兩年家裡的情形。
一說話時間就過得快,等到朱氏說完宋秀秀嫁給柳三平,歇口氣還要講,馬車從大街轉進小街,又從小街拐進小巷,朱氏睜大眼:“這地方咋這樣狹小?”
青松道:“京城地皮緊張,這個巷子能走馬車,還算寬的哩。”
說著在一個小小的黑漆門口停下,門前沒匾額也沒鼓石,門環倒是獸口吞環鎏金,還有幾分威儀。
青松扶著他爹孃下車,徐彩文過去敲敲門,門一開,走出一個端正的小媳婦子,笑道:“是李大伯、李大娘來了罷?”
徐彩文道:“就是,月娘姐哩?”原來這就是徐彩文的媳婦竇五娘。”
“月娘姐才說還少兩味菜,給大伯、大娘接風洗塵,總不能全吃家常菜,才出門去訂幾個好菜回來,你們先進來歇會兒,我想著她就回來了。”
青松帶著爹孃進屋子,這是個小小的二進院落,青松小夫妻住後院,文娃小夫妻住前院。院子也就一丈見方,沿牆根種著幾叢菊花,侍弄得十分精神。
朱氏心道不好,她滿心想著上京城來享福,咋兒子住的這地方,看著比鄉下還窄小哩?
到青松院子裡,比外頭大不了多少,屋子也只有窄窄的幾間,一間頂多有李家在村裡那屋子的一半大。
當時朱氏眼淚就下來了,捉著青松的手問:“你就住這地方?”
青松笑道:“京城可不比咱們鄉下,就是這屋子,等閒人沒有一二十年且攢不起來。”
朱氏道:“可苦了我兒了……”
一語未了,劉月娘回來了,見了李篾匠老倆口,先趕著請罪問好:“怪我沒排布好時間,該早早就在門上等著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