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幾日到城裡採購年貨,百合跟宋好年又給臘梅、陳彬等人帶了新燻好的臘肉和臘腸,雖是鄉下口味,不值幾個錢,總是一片心意,能叫他們嚐嚐鮮。
臘梅說:“年下生意好,我們想多做幾日,等小年再回家。”託百合幫忙打掃屋子、晾曬被褥,好方便他們過年回去住。
百合一口答應下來,姊妹兩個還沒說幾句話,就見宋好年跟青松一道進來。原來宋好年去陳彬家裡送肉,陳彬卻不在,據劉掌櫃說,回京城看他舅舅去了。
劉掌櫃倒是在,接下東西,又給了回禮,恰好青松被月娘叫去做事情,便跟著宋好年一道來他三姐家。
百合又問青松:“你們年下放假不?放幾日?”
青松笑嘻嘻地說:“我們年下能放半個月哩,從小年到初八,到時候我跟三姐一道回去。”
他們有伴就好,百合放了心,把文娃爹孃託他們帶來的包袱交給青松:“好好交給文娃,不許亂翻!”青松道:“我是那樣的人嗎?”他跟徐彩文兩個年紀差不多,同吃同住,一道做活,早就好得跟親兄弟似的,別的不說,跟別人幹架的時候兩個人總是幫對方,不過這事兒可不敢叫百合曉得,不然一準
兒嘮叨死他。
百合跟宋好年兩個從臘梅家裡出來,買些吃的喝的用的,拿板車拉了回家,準備過年。
把年貨歸置到屋裡、地窖裡,地窖堆得滿當當,百合看看牆角一堆土豆,禁不住嘴饞起來:“不如我們炒幾個吃?”她打算把土豆留到春天做種子,日日守著好東西不能吃,滋味著實煎熬。
宋好年好笑:“想吃就吃,吃沒了也沒關係,我再去買就是。”
這下百合高興了,挑了兩三個大土豆出來,又順手揪兩個乾紅辣椒辣椒串成一串曬在房簷底下,紅彤彤的十分漂亮。
回來先拿刨子把土豆皮削掉,囫圇泡進水裡。冬天的土豆略略有些發蔫,稍微一泡就重新變得飽滿爽脆。
這刨子算是百合打上輩子學來的東西,一片鐵片彎曲敲打,再給裝個柄就行。不但能削土豆皮、紅薯皮,就是削蘋果、梨一類的也很方便。
別看如今不大顯,過不了兩年,等鎮上家家戶戶都吃紅薯、土豆,刨子就有用武之地,說不定她還能小賺一筆。
家裡寬裕之後,百合就新訂製了兩塊菜墩,一個切生肉,一個切熟食。反正她是當家主婦,只要做得不出格,宋好年都不反對。取一個土豆放在菜墩上,手起刀落,切成大薄片,再取幾片疊在一起,切成比細如麵條的絲。原本家裡有可以用來擦蘿蔔絲的擦子,但切出來的土豆絲更脆,百合如今刀工很不錯,土豆絲切得又勻又
細。
切好的土豆絲攬進水裡泡著,一方面防止變黑,一方面泡掉澱粉,免得炒菜時不爽利。
米飯坐在灶上,百合在另外一個灶眼上起鍋,把菜籽油燒熱,扔一把花椒炸透再撈出來,切好蔥薑蒜末進去爆炒到香味溢位,顏色金黃,幹辣椒泡開切段,和蒜末一齊放進去炒香。
火燒到最大,放土豆絲進去快速翻炒,中途加醋保持土豆絲的脆嫩,免得炒過頭。土豆一斷生就離火,就著鐵鍋餘熱加入蔥花、鹽翻勻,土豆絲酸酸辣辣的香氣直往人鼻孔裡頭鑽。
百合上中學那時候住校,捨不得吃食堂便自己做飯吃,炒一份土豆絲就能吃下一碗半米飯,百吃不厭,如今這手藝也沒撂下。
宋好年這個壯小夥子比她更能吃,就著土豆絲的爽脆酸辣一氣吃兩碗米飯,這才肯把筷子伸到另外一盤油渣炒豆芽裡頭,百合看得好笑:“就這樣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