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要把第一軍轉變為混編部隊,張濬又不甘心,只好在這裡打個埋伏。
李曄淡淡道:“如果是這樣,除了第一軍之外,其餘的部隊將以刀劍為主。什麼時候後勤跟得上了,什麼時候裝備火器。”
張濬打的什麼小算盤,又怎麼可能瞞得過他。
這傢伙是想來個雷聲大、雨點小,最後不了了之。
那就悖離了,李曄減小後勤壓力的初衷。
而且降低輜重部隊的人數,就能增加一線戰兵的數量。
從而使手頭部隊增多,以緩解捉襟見肘的現況。
“好!”
聽到李曄的話,內閣三相相互望了一眼。
此時,他們臉上全都是喜悅,就差擊掌相慶了。
“陛下,如果使用古斯塔夫方陣,軍隊的數量能不能減少一些,可否減少到30萬人?”劉崇望試探道。
20:1的軍民比例,不但耗費了太多的青壯,也讓內閣的諸多計劃無法貫徹實施。
如果能降低到25:1或者30:1,內閣的壓力將會減輕許多。
李曄道:“我知道內閣很難,但這個時候決不能降低士兵數量。
3月以後,隴右的百姓還要繼續前行。
典時,至少要調一個軍回去護送,否則百姓很容易被攻擊。
淮南方向,103軍已經被攤得很薄,再減少兵力的話,當地必然陷入混亂。”
張濬立刻補充道:“陛下,淮南塢堡林立,豪強數不勝數。
103軍是舉步維艱,前鋒現在還在高郵一帶苦戰,突破尚不知道何時。
臣請增加兵力,以秋風掃落葉之勢,滌盪當地醜類,拯救百姓於水火。”
李曄毫不遲疑道:“調102軍進入淮南,先打通與揚州聯絡。然後向西運動,將那些敵對的豪強全部消滅。”
到楚州視察以後,李曄就知道增兵勢在必行。
但為了避免重蹈103軍的覆轍,李曄重建了3個軍的後勤保障系統。
這才使102軍進入淮南的時間,被拖延到現在。
“是!”得到命令的張濬,眉開眼笑道:“杜相,102軍進入淮南,各項物質就有勞內閣了。”
“好!”杜讓能憋了半天,才蹦出一個字來。
軍隊每次調動,倉庫的儲存就要減掉一大半,這讓他又是心疼,又是心焦。
水旱連年,今年也好不到哪兒去。
備災備荒,就是內閣的頭等大事。
如果手頭沒有糧食,真要出事可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