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機還是那臺蒸汽機,與鍋爐連成一體就顯得極為緊湊,甚至一個人都能推著走。
“撲哧、撲哧。”
它發出的聲音就像是一隻怪獸在喘息,時不時的還有一縷縷白煙冒出來。
“不錯。”李曄細細的看了一遍,並沒有發現什麼紕漏,笑道:“這臺蒸汽機已經達到了設計要求,可以讓工業部釋出下發許可證了。”
“是。”
曹振的臉上並沒有多少笑容,蒸汽機雖然解決了動力問題,但它高昂的價格卻是一道攔路虎。
就面前這臺3馬力鍋駝機,造價高達8萬,這在當下已經是一筆鉅款。
就算是長安城裡的中等人家,都不一定拿得出這麼多的錢來。
再說,現在的工價並不高,普通工人的月工資不過300出頭,即便加上一些獎金也不到500元。
購買一臺小型蒸汽機的錢,足以養160名工人了。
“怎麼,你怕蒸汽機賣不出去?”李曄笑道。
曹振小聲道:“賣是肯定賣得出去,但是能用在什麼上呢?”
李曄笑道:“曹工真是當局者迷,之前在推廣水車時,工業部是規定了相關資料的,蒸汽機套用那個標準就可以了。”
造出蒸汽機只是第一步,還需要大量的應用機,才能將這個優勢發揮到最大。
早已經深諳此道的李曄,在推廣水利裝置時,就強制性的要求使用工業標準。
現在即便是更換為蒸汽機,也並不受太大的影響。
但有一點,李曄故意含糊了。
那就是輸出功率帶來的問題!
蒸汽機的功率遠高於水車,那些木製的應用機根本承受不起,運作幾下甚至都有可能散架。
要想解決這個問題,機器製造廠只能使用金屬來製造機器,而這會促進金屬加工工藝。
工藝的提高會促進機器的精密程度,從而讓蒸汽機的功率進一步提升。
這就是一個良性迴圈,會讓周邊產品的品質得到極大的提高。
雖然在大部分時間內,這樣的改進似乎只是一小步,但綜合起來就和奔跑無異。
一旦那些投資著獲得足夠的利益,就會帶動越來越多的人投入其中,從而讓這個系統產生翻天覆地的改變。
曹振愁眉苦臉道:“陛下,我們進行過實驗,蒸汽機確實能帶起錘床,但那個機器的功率實在太大,三兩下就把機器震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