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上,這樣的策略能行嗎?”張濬最先提出懷疑。
唐蕃戰爭持續了兩百多年,朝廷付出了極大的代價,最後的結果是給女人、給錢、給地。
就這樣,長安還被吐蕃人給燒殺劫掠了。
鬧得最嚴重的時候,甚至都要遷都洛陽。
這也是朝堂之上,杜讓能等人一直反對收復隴右的原因。
現在皇帝雖然派軍隊進入隴右,但是黑水安防公司的官方背景卻昭然若揭。
如果吐蕃以此為藉口,再次對大唐宣戰,那麼朝廷就要陷入兩面作戰的不利局面。
“此舉太過冒險,再說那些百姓沒有自衛能力,如果貿然進入吐蕃的地界,恐怕會遭受巨大的損失。到那時候,清流又會沉渣泛起,猛烈的抨擊朝政。”劉崇望不無擔憂的說道。
徐彥若也說道:“聖上,隴右吐蕃雖然分裂,但大部有十數萬,小部也有數百人。他們豺狼成性,最喜歡燒殺屠戮手無寸鐵的大唐子民。貿然讓十多萬人湧入,恐怕是羊入虎口。是否讓朝廷組織、宣傳一下,也好讓百姓有個心理準備,省得在猝不及防之下,蒙受重大的損失。”
李曄道:“宣傳是一定要宣傳的,但不能只宣傳吐蕃、雜胡的兇狠,還要描述隴右的物產豐美,畢竟天下富庶無出隴右。而且朕還有歸義軍這個盟友,只要讓他們出兵配合,不難把隴右吐蕃擠壓出去。”
杜讓能看皇帝都表態了,自然也不能再保持沉默,開口說道:“聖上,這麼多的百姓外遷番地,實在是弱幹強枝之策,倘若他們失陷在隴右,朝廷救是不救?如果不救,清流必然反對,這必然損失聖上的恩德。如果救,那又該怎麼做?如果將軍隊調往清水盟界,會不會引起吐蕃的反彈?要是他們也舉兵相抗,必然對我們產生極大的威脅,到時又該採取何什麼樣的策略應對?”
老實說,李曄的這道旨意他是不同意的。
但是皇帝的威望太高,內閣的其他成員大都投了贊成票,才讓這個旨意大票數透過。
現在,連總參謀部都開始質疑,這就有必要和皇帝商量一下了。
李曄笑道:“朕的百姓可不是嘴上激昂的儒生,只要有足夠的利益,別說區區的隴右,就是真正的高原吐蕃,也不是他們的對手。杜相,百姓們只是缺一個機會而已,你們不用太多慮了。而且,有了河西走廊作為屏障,長安以西就徹底安全了,一旦恢復絲綢之路的貿易,長安的商業會得到更大的發展。典時,稅收擴大了十倍也不成問題。”
張濬連忙說道:“職下對聖上的謀劃一向抱有信心,但隴右吐蕃的實力依舊龐大,如果讓百姓直接面對,恐怕會力不從心,是不是調一些正規軍鞏固邊防。這樣一來,就算是吐蕃貿然攻打也不會造成太大的損失。”
“不可!”劉崇望當即拒絕道:“今年軍隊的開支已經很大,再往清水盟界調派軍隊,朝廷的財政必然不能負擔。就算是財政能夠負擔,糧食問題又怎麼解決?今年草原遭受水災,想就糧於敵也不可能啊!”
徐彥若介面道:“我同意劉相的意見,軍隊必須留在陝虢待命,畢竟當前的假想敵是李克用、朱全忠。如果他們爭奪河陽,第一軍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將他們統統趕出去。”
杜讓能也說道:“張總參謀長,內閣無錢、無糧,你要執意用兵也行。自己掏腰包,或者把我給賣了!”
“諸位不要動氣。”看氣氛變得火藥味十足,李曄笑道:“朕也是不會同意調兵,畢竟我們的主要敵人在東方,把寶壓在隴右確實是本末倒置。但時不我待,如果不提前佈局,吐蕃那邊一旦有什麼異動,或者出現一個雄主,我們就會白白錯失這樣的機會。所以朕才鼓勵百姓進入隴右,先在清水盟界附近建立的據點。等站穩腳跟以後,再逐步的向內陸延伸。”
張濬有些失望的說道:“聖上,如此一來收復故土的速度就會很慢,恐怕要持續數十年,甚至上百年。還是稍微加強一下當地的軍事力量,或許十多年間就能盡復故土,打通與歸義軍的聯絡。”
李曄道:“張總參謀長,這件事本來就急不得,先期的目標還是定小一點好。現在已經7月,在下雪之前,移民們只要修好土樓,朕就會補貼糧食、燃料、火藥。如果過了這個冬天,朕還會給他們相應的獎勵。至於明年,就不用我們操心了,那些百姓會給咱們一個驚喜的。商業部要跟上,必須以最好的價格收購他們的出產,並滿足他們對日用商品的需求。工部也要規劃一些小城鎮,對建屋造房的百姓給予補貼。”
杜讓能苦著臉說道:“如果這麼做,朝廷的財政負擔就會大大加重,甚至到寅吃卯糧的地步。如果擠佔後年的財政支出,那麼我們的所有工程投入都要停下來,影響最大的當屬學校、醫院。”
劉崇望也說道:“杜相所言甚是,當前最制約朝廷的不是糧食、而是落後的交通條件。如今只有主要城市修了彈石路面,其餘的中小城市還是使用原來的土路,有些地方甚至不通道路。明年的財政繼續吃緊的話,道路建設就要停下來,這對將來的佈局將會產生極大的影響。”
李曄笑道:“諸位是覺得大唐缺錢嗎?其實你們錯了,大唐從來就不缺錢,而是我們沒有把錢調動起來。有誰看過這個月的貨幣報表?”
內閣官員相互看了一眼,茫然的舉起了自己的手。
李曄道:“你們就沒有發現問題嗎?”
袁有孝的身體微微一顫,連忙站起來說道:“聖上,微臣有罪,還請責罰。”
內閣官員們面面相覷,根本不知道他們二人再打什麼啞謎。
李曄笑道:“這跟你沒關係,坐下吧!諸位,在本年7月,銀行按計劃發行了金屬貨幣,這是經濟活動不可或缺的一環。但問題接踵而至,先期發行的500萬輔幣在投入市場之後,就再也沒有出現。這還不算那些紀念幣,加起來應該達到8百萬元之多。”
“什麼!”內閣成員不禁紛紛失色。
李曄接著說道:“百姓們又開始囤積錢幣了,這就是個無底洞,就算現在我們發行1億元的金屬輔幣,也會被他們吸收個乾乾淨淨。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他們沒有投資的物件,想把這些錢留下來,以備不時之需。現在各位可否告訴我,怎麼樣才能讓百姓把錢拿出來?”
喜歡唐末昭宗請大家收藏:()唐末昭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