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瓦解 如此,足保秦國近十年安定。……
當楚、趙等國的盟軍將兵線推到中條山附近, 春申君黃歇忽然收到一條密報——秦王子楚已病入膏肓,恐怕不久於人世。
黃歇當機立斷,要求急速進軍。
烏怏怏的軍隊來到趙、秦的邊境, 黃歇打算一鼓作氣, 攻破秦國的城門。
鎮守此處邊境的乃是秦國一位將軍,名為王翦。
盟軍眾人不認識這位將軍,也未曾聽聞此人的事跡,心中不自覺地帶了一些輕視。
面對來勢洶洶的攻城大軍, 王翦並未急著出兵反擊, 而是背靠堅壁,緊守城門。
任憑盟軍如何叫罵,王翦都平和自如。
這份鎮定的心態感染了惴惴不安的秦軍, 秦國士兵們站在堅固的城牆內, 每日聽著盟軍的叫罵,彷彿在聽鳥雀啁啾。
只要沒有敵軍嘗試著攀爬城牆,他們就不需要搭理。
若是敵軍試著攻城, 他們就往城下潑倒煮沸的汙水, 間或射上幾支冷箭。
盟軍們罵累了,帶來的攻城器械錘不開秦國的城門, 又被沸汙水和冷箭傷了幾個士兵, 只得暫退,等候良機。
作為攻秦盟軍的首領,黃歇深知士氣的重要性。
合縱盟軍本就心思各異,難以聯手。
此時乃是戰役之初,正是士氣最高漲的時候。
一旦錯過這個最佳的攻城時機,士氣便會逐漸消退,越往後, 越對他們不利。
秦國估計也料到了這點,這才閉城不出,拒絕正面交戰,打著就是讓他們內部瓦解的主意。
暗中焦急,又惦記著秦國的“變故”,黃歇親自寫了一封書信,派人送給秦國的守城將領。
秦國這方唯恐有詐,守衛們如前幾日那般裝睡,並不給信使開門。
信使氣惱,卻也無法,只得依照春申君之託,當眾展開書信,念誦裡面的內容。
黃歇所寫的,是一封充滿挑釁意味的戰書。
信上不僅痛罵秦軍,說守城將領王翦和城牆上計程車兵都是懦夫,還以譏嘲的口吻,點出秦王病重,命不久矣的事實。
信的最後,一口咬定“秦王必死,秦國將亂”,建議守城的兵將們識時務,早點投降,以免被秦國這艘破船帶向毀滅。
這些話並不真實,乃是春申君故意為之,為的就是激怒王翦等人,動搖軍心。
城牆內,t秦國士兵們面面相覷。
一人對王翦道:“將軍,果然如您所料,春申君已然急不可耐。”
王翦看向下方信使,向左右示意。
公士領命,站在牆頭,一箭射出,正中信使的脖頸。
信使瞪著眼仰倒,絕了氣息。
公士放下長弓,居高臨下地拔聲:
“若再有人在此大放厥詞,咒詛秦王,有如此人!”
旋即,牆頭再次悄無聲息,彷彿剛剛的一切從未發生。
一計不成,還死了個信使,落了顏面,黃歇只得壓下逼城的念頭,讓盟軍在林中養兵蓄銳。
王翦再如何風淡雲輕,秦軍再怎麼能忍,城中的糧草也是有定數的。
他們只要攔在城外,多方蹲守,切斷城內的補給,不怕秦軍不降。
盟軍一方信心滿滿,誰料,士兵們在城外等了五天五夜,始終沒等到運輸糧草的秦軍。
七月的日光強烈而刺眼,曬久了身上火辣辣的疼。
這一帶已有大半月不曾降雨,林中的河床露出幹硬的淤泥,垂落著幹癟枯萎的蘆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