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噓,別說了,那不是張桂霞嗎?挎個籃子幹啥去呢?”
田埂頭,張桂霞挎著個籃子朝著後山方向走去。
“張桂霞,你家不是沒活兒了,這秋老虎厲害著哩,不在家等著享閨女的福,你咋跑出來受罪了?”
張桂霞身後跟著的二房媳婦兒郭蘭,郭蘭正要開口,卻被張桂霞拉住了胳膊。
張桂霞:“啥享福啊?”
“你裝傻呢,誰不知道你閨女又攀了個大戶啊。”
張桂霞眼珠子轉轉,“唉,你們外人不知道,這有時候大戶也是面子上享受,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再說了,閨女嫁過去了,我們沈家不也都還在這山溝溝裡?說到底,也就是莊稼人,一歇著就心裡難受,閑不住!”
“那你到底幹啥去啊?”
“這不馬上入秋了,我上山瞅瞅有沒有野蘑菇,給家裡燉點湯喝。”
張桂霞說完,拉著郭蘭就走。
田裡的人互相看看,有些摸不著頭腦。
二裡溝之所以叫二裡溝,就是因為這裡地勢偏低,唯一的一座後山,跟人家正經山比起來,跟個土坡似的。
早些年,村裡有獵戶守山的時候,還有上山去打獵的。
但這些年獵戶沒了,也不讓打獵了,山就跟荒廢了差不多。
後山除了雜草灌木,偶爾也能刨出來幾個野蘑菇野菜啥的,運氣好,還能碰上野鵪鶉。
可大家都不願意費勁兒跑那三裡路去後山賭機率很低的運氣。
“挖個一天也不見得能挖出來兩塊兒蘑菇,張桂霞費這個勁兒幹什麼?”
“他家日子難,眼瞅著老三要結婚了,可能想省點菜吧。”
“那沈晚月找了個大戶,也沒拿點錢回來?”
“……說起來沈晚月不也有倆孩子,再大的戶,也得過日子不是。”
說來說去,最後一眾人反而認可了張桂霞最開始那句話。
各家有各家的難處。
有些人家表面風光,誰知道裡子啥樣。
沈晚月帶著倆孩子,誰知道找的是個啥樣的人家,雖然來幫著幹活了,可到底沒拿錢啊。
說不定就是來做面子工程的,也說不定那人是個上年紀的……
“媽,大哥說沒說晚月找的男人長啥樣啊?”
路上,郭蘭忍不住的問,“這兩天村裡有人說晚月那男人肯定又老又醜,要真這樣,還不如讓晚月回來呢。”
“你大哥說是個模樣好的,反正比咱村裡那些個好。”
郭蘭這才笑了:“要真是這樣我就放心了,晚月這孩子懂事兒,我真怕她為了給家裡減負擔隨便找個。”
“這孩子……”
張桂霞想起晚月離開那天的樣子,嘆了口氣,“咱家對不住晚月,晚月這次經歷了生死,倒是長大了很多,脾氣也比從前硬氣,心裡也清明瞭,知道替自己考慮。”
“脾氣硬氣點好嗎?”
想了想,張桂霞點了頭:“當然好,最好再硬氣一些,以後結了婚有能力,別再回二裡溝了。”
郭蘭又笑了,“不回來,您肯定要想她。”
眼瞧到了山腳,張桂霞左右看看,“行了不說以後的事兒了,把鏟子拿出來,先忙正事兒要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