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的話乍一聽好像就是平時說笑,甚至對方說話時嘴角含笑,然而不能細想。喜歡做媒人,當然不是好話,他一個貝勒一個朝廷命官天天沒事幹去當媒人就是不務正業。
同樣,樂於助人也不是好話,結合之前的話就是他樂於幫助準噶爾,意思他是奸臣。
太子果然不好對付,更可惡的是,對方還有幫腔的,十四阿哥不知道怎麼想到,突然蹦出來:“啊,原來海善你這麼樂於助人,你既然和準噶爾汗關繫好,能不能讓他嫁個女兒過來,我正好缺一個妾室。”
十四插刀功夫一流,對海善,他是真恨上了,雖然當時也有他自己利令智昏的緣故,但人很少會反思,責怪他人更容易一些。
一面說,一面朝人群裡看去,看見了老十,又將他拉了出來。
“他要是有多的女兒,姐妹倆一起嫁來也使得,十哥也缺個妾室呢。”
剛剛新婚完的十阿哥胤俄一臉懵,扭臉看到十四的眼色,覺悟過來,忙不疊說:“對,對,我福晉正缺個力氣大的小妾給她打扇掀門簾。”
他的新福晉是常海之女,和太子是表兄妹,此時搬出福晉來貶損的意思很明確。方才海善的話算是惹了大家的眾怒,誰還沒有女兒,宗室格格要撫蒙已經夠慘了,海善更是要掀開一個蓋子。讓宗室女和親,還是和親到對大清不那麼友好的地方。
那怎麼可以,撫蒙固然慘,但他們的女兒嫁過去哪怕不是君,也是平等的,如果自己想得開也能開開心心過上一輩子。
然而和親公主卻是真正的消耗品。
反正胤俄是捨不得女兒和親的,可不能讓海善開啟這個蓋子,那大家夥的日子徹底沒法過了。本來嘛,現在一想到以後女兒要嫁到蒙古,就心疼,再來個更糟糕的,生了女兒的人家可怎麼辦?
不由地,他想到了愛妾郭絡羅氏,因為一連夭折三個兒子,郭氏有點瘋魔,將唯一活下來的閨女當成了寶貝蛋,才多大點兒,見天給他吹枕邊風,想讓大格格長長久久留在京城。可他有那個能力讓閨女留在京城嗎?
他看向了胤礽,換成他,可能還真不敢在朝堂上就那麼硬槓。難道太子二哥是真的不在意當不當太子,完全不在意自己的形象,不怕別人認為他不顧大局了?
胤俄有點想不明白。
胤礽卻是一身冷汗回到屋裡,屋內踱了幾步,匆匆就去找康熙。
“阿瑪,孩兒有一事相求。”涉及女兒終身大事,胤礽哪裡能夠和康熙彎彎繞繞,開門見山道,“孩兒之前相中了戴梓的第四子戴亨,考察多日,確實是個好少年,想讓他當郡馬。還請阿瑪恩準,賜婚。”
康熙早就知道保成要找過來,只是沒有想到他心急到這種程度,不得不說,保成實在太溺愛孩子了。
“戴亨?”康熙說,“戴梓好像是漢人吧!”
滿漢不通婚,一般是指旗女不嫁漢人,民女卻能嫁給旗人。
“是。”胤礽當然知道這個硬傷,“但戴亨是少見的少年天才,配毓夏正合適,且漢人和旗人不是阿瑪一句話的事嗎?”
說著,他奉上了諂媚的笑容,讓康熙好笑不已。
保成可是好久沒露過這樣的笑容了,上一次見到他這樣笑還是小時候尿床被戳穿的時候,倒是難得,心頭一軟,便也同意了。
“阿瑪,賜婚也不拘什麼日子,就今日吧!”胤礽生怕夜長夢多,連連催促。
“胡說,也得看看吉日才是。”康熙憋著笑,叫來了欽天監監正格枚,一問,今天正好是吉日,只好在胤礽忙不疊的催促中發出了兩道旨意。
一道是給毓夏,一道就是給戴亨的。
瓜爾佳氏接到賜婚旨意,整個人都麻了,她就知道太子獨斷專行,孩子的婚事從來不會提前和自己商量一下,她什麼都沒準備就要接受女兒被指婚給戴亨的訊息。
然而,在聽到朝堂上的風聲後,她又開始後怕起來,深深覺得太子出手快狠準,甚好。
戴亨雖然是漢人,卻住在京城,和毓夏年齡相當,聽說頭腦也聰明性格也好,可比準噶爾汗那個老殼子強出了數百倍。
“這也太嚇人了。”驚魂甫定的瓜爾佳氏同林氏說道,但凡當時太子軟弱一點,她閨女就有可能嫁到那個不是人去的地方了。
“可不是嗎?幸好,結果是好的,阿彌陀佛。”林氏雙手合十,唸了一句佛,只是瓜爾佳氏就見她嫩白的小手按在碩大的義肢上,怎麼看都別扭。
這個義肢,不管看多久都無法接受呀,真不知道林氏怎麼想的,說什麼都不換,認準了這個義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