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3 章 王掞在行動2
173、王掞在行動2
書歸前傳, 王掞家中,他的兒子奕鴻卻是拿著一張名刺面帶興奮走了進來:“爹,好訊息!”
一面進門, 一面迫不及待喊了起來, 讓王掞眉頭不禁一皺,他有二子, 分別是奕清奕鴻,長子奕清已於十八年前中了進士,屬於他的心頭寶,就是身體羸弱,眼下又病了。
次子奕鴻比起讀書人,更像武人, 生來就孔武有力,又極其容易意氣用事, 就連科考, 下一科能不能過也是兩可之間,讓他頗為頭疼。此時見他全然不像一個當爹的人成熟穩重,更是頭疼。要是兩個兒子能夠中和一下就好了,不論是身體還是性格,一個心事藏得深, 因為長子之故什麼都往自己身上扛, 一個和跳豆一樣, 安靜不過三秒。
“不像話!”小老頭見狀,鬍子翹了翹, “說了多少次,行止有度。”
“爹,你且聽我說來。”奕鴻早就習慣老爹不痛不癢的訓斥, 反正他爹只是說上幾句,從來不會動手,不等王掞接下來的話,“我有個同窗認識年熙,我便託他引薦,沒想到年熙竟然帶我去拜會了年老大人,你猜怎麼著?”
王掞聞言愣住。
“我見到了年老大人,他聽說您的計劃後願意幫我引薦五貝勒。”奕鴻臉上露出了喜色,“他是太後撫養長大,知道您為了太後死後升祔的牌位肯定會支援您的。”
能夠見到年遐齡已經出乎他的意料,更讓他喜出望外的是年家居然沒有因為那本小說之事記恨太子,反而願意出手幫忙。不禁贊嘆:“年家為人做事可真大氣,以後定然不凡!”
奕鴻沒有猜到的是,年遐齡本來期待大孫子被相中能夠尚主或者攀附上去,卻沒有了後文。他尋過去,考慮到王掞是太子的老師,又頗受太子敬重,便有心藉此拉近關心。不然他一個從二品的朝廷大員怎麼可能去見奕鴻一個待考考生,並且示好。
當然,其中也有年熙的緣故,大金孫的面子不能不給。
王掞神色雖然跟著一動,但緊接著就搖頭道:“你想簡單了,五阿哥,此人……”
他只是繼續搖頭,沒有往下說。龍生九子子子不同,他們皇上,比起前朝皇上在生兒子和培養兒子上面一個天一個地,特別是年長的阿哥,哪一個拎出來都是人中龍鳳,把篩子當心眼子的主兒。然而,五阿哥是個例外,說好聽是憨厚老實,說難聽就是膽子小,做事全然沒有皇阿哥那種魄力。
“爹,我看是你想多了。”奕鴻並不懼怕王掞,介面說道,“就算其他事情五貝勒能推脫,事關太後,他豈能推脫?”
奕鴻臉上喜滋滋地:“爹,您老就放心吧!兒子鐵定幫您說服五貝勒出手相助,有您和諸位叔叔伯伯,又五貝勒,還有太後,想必您的計劃穩妥了。”
正說著,他的大兒子奕清進來了,不等王掞開口,奕鴻就皺眉:“大哥,你傷寒未愈,怎麼出來了,當心著風。且我在外頭見了那麼些人,身上還有病氣呢。”
他大哥頭腦特別聰明,年輕輕就中了進士,然而,與之相對應的就是身子骨,一入冬,必然要傷寒。就是注意保暖,不凍病,只要是在人多處,只要有一人咳嗽,他必然也被傳染上,這不,入冬又中標了。
王掞也趕緊擺手吩咐奕鴻:“趕緊去換身衣裳。”
大兒子的身子骨簡直就是紙糊的,好在一直都是小病不斷大病沒有的狀態。
奕清聞言笑了笑:“哪裡就小心成這副模樣,不過一句話的事。”
說著,在王掞二人擔心的眼神下咳了兩聲:“既是小弟找了外援,父親為何不等年後會試後再上書?”
要說京城漢臣什麼時候勢力最大,想當然,是會試前後。那時全國舉子彙聚京師以待科舉,文化人的輿論壓力空前大,就是皇上也得考量考量。這些舉子在京城或許不太起眼,回鄉卻都是各地輿論的領頭人,他們要是因此對朝廷有所怨言,在一地會産生相當不好的影響。
是以,那段時間漢臣的勢力會有所膨脹。
“我兒說的對。”王掞聞言,捋須贊同,他雖然擔憂太子的情況,但目前人幽禁在乾清宮中又秘而不發,讓他覺得情況尚且還能撐一段時間,不至於就此一潰而散。且,他的目的又何止試探康熙心意放出太子那麼簡單,他的最終目的還是和祖先一樣促使皇上完成太子冊封大典,讓太子之位落到實處。
至於奕鴻說的引五阿哥為外援的事,壓根沒放在心上,以他對五阿哥的瞭解,對方不可能做出任何行動。自己雖然是太子的老師,卻也教過五阿哥幾年,看個人還是能看準的。
奕鴻見哥哥沒做什麼就得父親贊揚,不高興地撇撇嘴,後者則是朝他揚眉,王掞看在眼裡將將有些好轉的心情又開始轉陰。兩個兒子t老大不小還爭寵,實在讓人頭疼,他們就不能成熟一點嗎?
好在,他們爭歸爭,還算有分寸,也互相關心,並沒有像皇上的兒子爭得連骨肉親情都不顧的地步。
奕鴻被弟弟刺激,當天就向五貝勒府投了名刺,有年家從中作保,加上王掞也是刑部漢尚書,胤祺也沒有擺架子次日就見了奕鴻。只是對方的話卻讓他陷入天人交戰之中,坐立不安,這事,怎麼就到他頭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