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進去,正在尋思要做什麼時,只聽太子吩咐:“去把紙筆拿來。”
他想都不想,忙跑出去找和尚要來了上好的紙和筆恭恭敬敬鋪到了桌案上,然後退到一邊,又開始尋思自己接下來要做什麼。似乎和何公公交代的不太一樣,對了,何公公交代時先服侍太子用飯來著,t但他本來只是在屋外伺候的小太監,哪裡敢在胤礽面前多話,雖然心裡擔心卻也不敢出聲提醒。
“去把紙都裁成這麼大的,越多越好。”寺廟裡的紙張大小和宮裡不太一樣,胤礽怎麼看都不習慣,索性安排小太監裁紙,讓他忙起來,省得等下催自己吃飯。
“好,哦,是。”小太監聽到有具體事物吩咐下來,心頭一鬆,忙不疊開始裁紙。當值時最怕的就是要想著主子做什麼,自己該如何提醒等等,還是有具體事做比較好,工作內容明確,考量標準也明確,打工人的最愛。
安排了小太監的活計,胤礽則開始磨墨,一面磨,一面琢磨接下來要寫的章綱,一般而言,作者也只比讀者早幾個小時知道接下來的內容而已。甚至在動筆之前,他自己也只有一個大概方向,比如說,手頭這本李光地和張廷玉的愛在心頭口難開,他的大綱只有一千來字。
不過寫起來還是十分容易的,特別是張廷玉幼年時期,更是隨手而來。畢竟他也是個父親,在弘皙弘晉毓夏三個孩子成長期間參與頗多,要描寫一個可愛的小孩還是十分容易的。但因學習中斷了幾日,他還是得好好回顧一下前文才能繼續往下寫,否則接得位置多少會不自然。
幼年的張廷玉調皮搗蛋卻也十分聰明,往父親精心養的蘭花裡的尿尿燒死了蘭花,就在父親或者揮舞板子要捱打時,李光地正好上門拜訪讓他逃出一劫。因而,李光地最初在他心裡留下了一個救星的印象,想當然,那頓打他還是沒有逃過,因為在父親接待李光地期間他氣不過父親不問緣由就要打他,便又在另一盆蘭花裡撒了一泡尿。
捱了打的張廷玉自然不會因此老實,張英的蘭花也沒有因為打了兒子一頓而有所好轉,時不時就遭到張廷玉的荼毒。因為兩泡尿導致兩盆嬌弱的蘭花燒死,他倒是不往蘭花裡撒尿了,但是又做了許多荒唐事,比如往花盆裡打雞蛋,往裡面澆茶水,甚至一回還澆了開水。
兒子的調皮搗蛋讓張英苦不堪言,忍不住和同僚李光地提起,對方聞言,倒是不像其他人一樣不是覺得小孩子調皮不打不成器,就是覺得淘小孩聰明,隨他淘去。而是問:“你問他這麼做的理由了嗎?令郎天資聰穎早慧,不是普通孩童,這麼做肯定是有他的道理,只是我們不理解而已。我想,他一直這麼做肯定不是惡作劇,他沒有那麼無聊。”
張英愣住,繼而連連擺手說不可能:“他才多大,做事不過隨心,說不定就是覺得好玩,哎,腦瓜子倒是聰明,就是不用在正確的地方。”
李光地見狀只好說道:“不如我隨你去問問令郎,貴府的家風清正,我不信孩子不受薰陶。”
於是二人來到張家,叫出張廷玉,由李光地循循善誘問出了緣由。
“當然是因為我想看看到底是什麼東西能讓蘭花長得更茂盛,花開得更鮮豔。”張廷玉小臉繃了起來,掰著手指頭開始細細數了起來,“你們大人都會騙人,阿孃說多吃雞蛋會長高高,我就給你的蘭花裡打了十個雞蛋,你打了我一頓,又說我浪費糧食。”
小張廷玉十分委屈,他完全是按阿孃說的做的,憑什麼就他捱打。但他的委屈還不止這些:“還有,你和說要多和熱水,我想著你常說君子如蘭,也給它喝熱水,你又打我。不講理!”
聽著小張廷玉一出出的指責,李光地差點繃不住笑出來,他就說張兄家風清正,耳濡目染之下怎麼會有一個只知淘氣的小孩子嘛!原來如此,不是孩子不好,而是當父母的完全誤解了孩子。
最後,小張廷玉眼眶裡淚珠兒打著轉:“孩兒知道你最寶貝蘭花,每每看到蘭花長得好或者花開的好都會很高興,孩兒想讓你高興高興,你卻老打我。我現在明白了,打我後你是最開心的。”
頓時,張英不知道說些什麼時候,哭也不是笑也不是。好在事情果如李光地所言,兒子是個好孩子,只是他誤會了。身為父親,父親的威嚴總是要有的,哪裡可能道歉認錯,嘴巴張張合合,一句話沒說出來。
這時,李光地卻突然撫掌大笑,對他恭喜:“張兄有如此佳兒,日後必然光耀門楣,恭喜恭喜!”
然後他又對張廷玉道:“你的想法是好的,但是你得先學會養花種地才知道蘭花需要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