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的臉色猛然一變,蝗災,從來都不是小事。不過他並不認為蝗災和自己複立太子有必然聯系,大驚之後旋即大怒,複立太子伴隨災異的說法是他所不能接受的。不過看到自己一直寵愛的太子蔫頭耷腦的模樣,又心疼起來,保成這孩子心思太重了,以前的保成多驕傲,哪裡會往這上面聯想。
“胡說!你烏庫瑪嬤生前說過你最有福氣!”
康熙壓住怒氣,舉例子:“你一落草,滿天的沙塵立刻就止住放晴,還能說沒福氣?滿天下誰能比你更有福氣?還有,才立你為太子,那頭耿精忠部下就來降,江山一下子穩了一半,還叫沒福氣?”
對於胤礽有福氣一說康熙是深信不疑的,當初立太子一來是因為皇後逝世自己有心給嫡子最好的,二來是四處叛亂連續丟失滇、黔、湘、桂、閩、川、粵、贛、陝、甘數省,三來也是太皇太後用福氣一說勸他。他自己是個沒有福氣的人,雖然皇位來得順利,但是登基後連續七年鬧災,孩子也是一個接著一個的死,更有三藩之亂。立了有福氣的保成當太子後,一下子就處處順暢起來,前腳鄭經才聯通耿精忠攻陷了漳州,後腳耿精忠在浙江等地的部將就主動來降,接著處處傳來捷報,收複許多失地。
所以,在康熙心裡太子絕對是兒子當中最有福氣的人。
“你不要多想,就算真有蝗災也不是你的原因,定然是有人背後做法搗亂。”想到才將發生的魘鎮之術,康熙認定此乃人禍。為的就是利用流言阻止自己複立太子,如果真的如他們的願就是上套了。
“越是如此,越是該早日舉辦完冊封大典,等我兒的太子之位穩定下來再神通的法術也無濟於事。”若非參與魘鎮的蒙古喇嘛巴漢格隆和給老八相面的張明德已經處死,一時半會兒找不到元兇,康熙恨不得把施法的人淩遲一千刀。如今只能先早日舉辦完太子的冊封大典,暗中調查幕後施法之人。
康熙的反應讓胤礽心生暖意,卻知道絕非皇阿瑪所言是有人背後做法,而是天道真的不容他。遂苦笑著:“皇阿瑪,兒臣乃大不吉之人,您就收回成命吧!為了孩兒讓您沾上汙點,不值當。”
他說的懇切,不過康熙只感受到了兒子對自己的一片赤誠之心,至於請求,被他打了回去。
“保成呀,你知道為什麼阿瑪讓你們精通儒釋道三家學問?反而把咱們的薩滿拋到了一邊?”康熙忽而問了個不相幹的話題。
?
胤礽愣住,半晌才說:“……因為儒家管理天下,佛道信徒甚多,我們也該瞭解,以免因為不瞭解産生誤會引發大矛盾。”
康熙搖頭:“你說對了三分之一,真正的原因是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學了這三樣才是真正的三位一體。”
他冒出一個傳教士常用的詞彙,其實除了儒釋道,他也精通聖經等其他宗教教義,不過學來學去,最終還是認同儒釋道。
“人立於世,憑借的不是陰謀詭計,也不是圓滑世故,面對困難,不逃避,逃避只會讓事情更糟糕,面對困難,想法子解決,你回去好好想想。”
說完,康熙讓梁九功親自送走了胤礽,並且囑咐冊封大典之前不許讓人去打擾太子,他懷疑就是老九說話沒妨頭,把外頭的風言風語傳進宮裡才讓太子心生退意。
胤礽被忽悠走,走到半路,系統突然問:“他說的什麼意思?三位一體和儒釋道完全不搭噶呀!”
系統表示自己沒有太理解,作為一個相對完善的系統,它的知識儲備很龐大的,可是如何把儒釋道和三位一體聯絡到一起的?
“意思是儒家做事,道家做人,佛家修心。”胤礽知道系統所在的仙界用的白話,以為它沒懂,進一步解釋,“再簡單一些就是用智商做事,用情商做人。”說完,他仔細想著皇阿瑪的話,太子之位,確實香,他想要。但是天道的懲罰又不是他所能承受的。
“有沒有法子讓我先變成正常的人?”他問系統。
系統頓時不嘰嘰喳喳了,它哪裡有法子讓宿主變成人,它只是個系統,插隊跑到這個位面,利用了一下讀者的怨氣值,又不是真仙,哪裡懂得那些神神道道的東西。
科技位面和神仙位面從來都不搭嘎的。
見系統息聲t,胤礽也明白了,系統,大機率是沒有法子的,不過他倒是沒有往自己被騙上去想,只當自己是鬼修,無法變成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