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其它小說 > 白銀令 > 第一百五十一章 雲南沐府

第一百五十一章 雲南沐府

廉衡小臉罩於草帽之下,難窺顏色,不知所思,他不緊不慢繼續道:“還有,就是,打天下容易治天下難。自太祖初,天下混一,四方賓服,獨雲南幾經周折才奉正朔,你在這裡生、這裡長,當比我更清楚,獨立長達六百年的雲南,無論經濟還是文化與中原皆存在著巨大隔閡。高山深谷,行軍困難,土司割據,情形錯雜,段氏、永夜盟、前袁,形形色色的力量交鋒對峙,朝廷無論要實行什麼新政都可謂難上加難。如果,幣制和稅政改革在這裡率先能看到一寸光亮,那在他處,必能鑿出一尺光明。這也是當年,我央尤大人和錢輅,跋涉千里來此赴職的原因,也是我非來不可的又一原因。”

沐歌順著他話,繞開生死,將疑問轉向錢幣、轉向雲南。

她問:“那你們,看到光亮了嗎?”

廉衡不置可否:“行百里者,半於九十,末路之難啊。”

沐歌:“胤皇兄來後,我瞧他和阿爹他們討論過很多回這事,三年前那位尤大人來雲南,阿爹就一直鼎力支援。我阿爹坐鎮一方無人不服,不就統一個錢幣嗎,豈有辦不成的。”

廉衡失笑:“天真真好。”

“你嘲笑我?”

“是羨慕!不過這位女俠,日後拍胸脯說話,務必聯絡現實。我就問你,你現今出門逛街,於市集裡看到的交易貨幣,與三年前有何異同?”沐歌默思良久,未答,廉衡道,“慢慢想,不急答的。”

沐歌瞧他智慧大師的模樣,不屑道:“誰稀罕回答。”

話雖如此,她還是時東時西同廉衡聊起雲南來。她自以為對這一方水土無所不知,真正討論炫耀起來,才發現遠不及廉衡這紙上得來的少年看得深望得遠。在其滔滔剖決中,她首次從家國層面上了解了雲南變遷史,以及,他們沐氏王族鎮守一方的真正意義。

當年沐老英雄追隨太祖南征北戰,征討吐蕃,平定西南,一統山河,可謂功勳卓著。而老英雄一生軍事活動的最大成就,就是充當右副將軍,跟隨徵南將軍、左副將軍出征雲南,掃除負隅頑抗的殘袁實力和割據大理的段世皇族,使大明統治勢力遠達雲南。此後,太祖設立雲南都指揮使司,以統率鎮守雲南的軍隊,又設定雲南承宣布政使司及府、州、縣,以管理雲南民政。

廉衡摘走草帽,坐直了些:“世人論起沐老英雄,大都認為他功在平滇。實則,功在平滇後的鎮守雲南,並積極貫徹太祖的民族政策,使雲南歸轄於大明中央政權。”

沐歌眼睛亮起了星星,在太陽底熠熠閃光。她道:“你這話我阿爹也講過。他要我們兄妹四人同心協力,牢記阿爺傾注心血的六事。你猜,是哪六事?”

廉衡又笑:“這還用猜?”

沐歌嘲道:“你不叫‘雲南百曉生’還真是虧了你!”

沐老英雄留守雲南後,遵照太祖處理民族問題的指導思想,總理“軍民之務”,採取了系列軍事、政治、經濟和文化措施:

其一,剷除前袁和段氏勢利,但不可斬盡殺絕。因為“懷仁”,當年他將前袁餘孽俱送京師、將段氏遺嗣派往山東青州,目的是讓他們遠離雲南免生事端。然而兩黨“王心”不滅,加上烏叔及他背後的永夜盟旁搖陰煽,並協助前袁、段氏紛紛出逃,重新鑽入了雲南煙瘴林養精蓄銳。前袁梁王在雲南樹大根深,他們甫一逃回,暗中反動勢利迅速集結,很快壯大起來。而大理段氏皇族,割據雲南西部達數百年,憑蒼山、洱海地理優勢,扼守龍首、龍尾兩關,遲遲不肯向大明歸順,即使最終兵敗被俘,但多年割據,作為一方皇族,出逃歸來,亦存有強大的感召力。兩股勢利迅捷崛起,使得雲南狼煙再起。但沐老王爺謹遵沐老英雄遺囑,懷仁,避免斬盡殺絕,如此才使這平亂之戰,持續多年遲遲未功。

其二,對各族部落,威德兼施。當年他對府州縣達魯花赤及各族部落,皆以招降為主,偶有給予軍事打擊的,亦多是不服從教化之人,殺戮的也都是不接受招撫部落的酋長。對於普通民眾,“未嘗妄殺”。其治理雲南各地的人員,亦多用已效順大明的各族“土酋”,賜他們冠帶,給予朝廷的“誥敕”以為憑據,使之任本府州縣的地方官。起初,太祖命各族酋長往朝京師,多疑慮不敢行,太祖亦不相強,在沐老英雄“順而撫之”的政策兌現以後,眾酋長疑慮消釋。於是,普定、烏撒、東川、芒部、建昌等地的酋長都相繼往朝京師,貢方物,皆得到太祖的慰諭與獎勵,賜朝服、冠帶、錦綺、鈔錠等物,女酋長還加賜珠翠首飾。使得一方多個民族,逐漸融合統一。直至近兩年,永夜盟偽裝明軍,殘殺了數十名往朝酋長,才使寧靜的局面,再度生出裂縫。而這,也正是,沐家軍將破壞雲南安定團結的永夜盟圍困於孟艮府,勢要一網打盡的主因。

其三,他積極起用前袁麾下、善於處理民族問題的舊臣。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其四,他建立了強有力的軍事控制系統。平滇之後,沐老英雄只率軍數萬留鎮雲南。在偌大的雲南,如何部署這有限的軍隊並進行有效的鎮守,需要高度的軍事指揮藝術。在他剛進入雲南,就乘著軍事行動,派人修路架設,以溝通雲南各重鎮。鎮守期間,他將兵員重點部署在雲南府、大理府、曲靖府、永寧府等要地,每六十里置一堡,安置軍士,進行屯田,使兵衛相屬,道路易通,無事則分兵駐守,有警則合兵剿捕,決不“分兵散守,深入重山”。鎮守期間,雖多次發生部落酋長叛亂,但由於沐老英雄開諭在先,用兵在後,常常是出師未戰,叛酋即懼而請降。老英雄不嗜殺戮,罷兵而撫其民,久而久之,恩威兩播,聲名大氣,威震遐荒。這也就是,沐家從上至下、沐家軍從上至下,乃至明廷上下,對老英雄敬重備至的原因。關於這點,前有沐老王爺傳承精神,今有沐家長子沐雲,承其精髓,雖不苟言笑,卻好賢禮士,對士兵愛惜有加,從不濫殺無辜。

其五,他注重軍屯,發展經濟,妥善解決軍食,以減輕各族人民的負擔。當時的雲南,兵多民少,土地又多為僧道及豪右佔有。各族部落,多采“刀耕火種”,產量極低,一遇霜旱疾疫,則百姓飢寒交迫,歲輸之糧,皆無從徵納。因此,解決好軍食問題是治理雲南的關鍵。鑑於此,他令軍隊墾田農耕,自楚雄至景東,每百里置營,開荒種地;其後又在尋甸、定邊、姚安、畢節、曲靖、越州諸處開墾,計達百方餘畝。又勸說群眾從事農桑,修浚滇池,又通鹽井之利,招徠商人輸米至金齒等邊遠地區,鬥米給鹽一引,後鬥谷亦給鹽一引,商人有利可圖,皆踴躍樂輸。由於“軍食蠃足”,“屯戍得宜”,幾不增加各族人民的負擔,使之安居樂業,一方泰安。

其六,興學校,傳播“禮樂教化”。他在雲南大理楚雄等地設儒學,目的在於促使雲南各民族接受中原文化,便於治理。

由於沐老英雄治理雲南所實行的諸措施,主導面不是殘酷殺戮和強制同化、刻薄寡恩,,而是積極建設以促使其發展,視各族人民為朝廷子民,因而沐英在雲南各族的心目中享有威信。時至如今,整個沐府,在雲南百姓心中,也是威信不減。而這,正是,沐歌能如此驕傲自信的原因。

老英雄病逝後,追封為黔寧王,侑享太廟。身為開國功臣,沐氏未像其他人那樣遭到滅頂之災,反而福澤綿長,世代得以鎮守雲南。他病逝後,其長子——也即沐歌口中的阿爹,承襲爵位,繼續鎮守雲南。沐老王爺英勇善戰,材武頗有父風。在鎮數年,多次平定各地叛亂。同時“大修屯政,闢田三十餘萬畝,鑿鐵池河,灌宜良涸田數萬畝,民復業者五千餘戶”,威信亦高。

廉衡:“說起來,小子是真心感謝,沐老英雄秉持的‘懷仁’之心。”

沐歌疑道:“‘懷仁’針對的主要是前袁和段氏,你這般說,難道你是……”

廉衡:“女娃家家,別瞎猜。”

沐歌哼道:“你倒是個男人,力量比過我再說。說起來,三位長兄圍剿亂黨已逾半年,這回可能要徹底剷除他們了,胤皇兄這次親自參剿,懷仁不懷仁的,就是陛下說了算了。”

廉衡又將草帽蓋在了臉上,不疾不徐問:“他們,快要回來了麼?”

沐歌道:“聽我阿爹的意思,年尾差不多能回來。到時該殺的殺,該剮的剮,殺完剮完,四方也就安定了。”

廉衡沉默很久,卻道:“問你打聽個人。”

“誰?”

“當朝國舅爺公子,唐敬德。”

沐歌“咦”道:“他啊?”

廉衡再度摘走草帽:“怎麼?”

沐歌嘖嘖了聲“一言難盡”,但究竟怎麼個一言難盡,她並未細說,想來是明胤特別叮囑過她才緘口不贅,廉衡見此只好一哂而過,未再追問。

喜歡白銀令請大家收藏:()白銀令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說: 精靈大師直播間 醫狂天下:腹黑邪帝,霸寵妻! 99次心尖寵:薄帝,太壞 炮灰女配她暴躁幹翻劇本 重生抱大腿,七少懷裡來 盜魂者 她軟 嫁糙漢 木葉,開局日向立繪倒追我 神令劍尊之月仙劫 喬屠夫的女兒想當國公 聯盟之最高榮耀 末世:山海災變 扔了妹妹所有耽美本子和漫畫後 錦繡田園:農門辣娘子 港片:開局一個雷達地圖 和離後我成了人生贏家 她來自叢林:將軍家的憨憨虎妃 獨家專寵:帝少追愛999次 權妻謀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