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伏威還是識時務的,沒有死抗到底,他就算不為自己考慮,也要為歷陽的家眷和族人考慮,所以,沒有在這裡裝英雄好漢,非要以死明志的念頭。
“杜伏威,你禍『亂』江淮,對抗朝廷,可知罪?”
杜伏威淡然道:“天下『亂』局未定,諸侯割據,各為其主,江淮並非大華朝廷所用,我率江淮人士揭竿而起,也是為了守護家鄉安寧,不想任人魚肉,何罪之有?”
羅昭雲道:“可萬千大華將士,卻是因你江淮軍,戰死沙場,數萬水師,以及先鋒精銳,死在了江淮土地上。”
杜伏威沉默了片刻,這倒是事實,大華軍隊死了不少,江淮士卒也陣亡了六七萬,都有損傷。
“草民願意將功贖過!”
“如何贖過?”羅昭雲等的就是他自己說出來。
杜伏威心知肚明,大華皇帝非常精明,不會主動有求於他這個罪臣,雖有招攬之心,但是江淮軍畢竟擊殺了數萬大華將士,做皇帝的如果一道旨意就赦免了賊首的罪責,難免讓那些戰死的將士袍澤們心中不快,影響軍心。
若是杜伏威放低姿態,主動提出來,將功贖過,打動了大華皇帝,這就變得意義不同了。那大華皇帝就是念在杜伏威的價值,以及接下來減少將士傷亡的角度,讓杜伏威戴罪立功,反而名正言順,佔據道德的制高點。
這是帝王的權謀之術,羅昭雲已經逐漸運用自如了,若是不懂這些帝王術,很難駕馭那麼多智謀如妖的古代名臣們。
光靠武力威懾,是不夠的,羅昭雲漸漸琢磨出了一些做皇帝的心得。
杜伏威繼續道:“長江以北已經被朝廷收復,但長江以南的幾個郡,仍然是群龍無首,不停朝廷排程的局面,尤其是丹陽郡的輔公拓,與我是結拜兄弟,他目前手握八萬重兵,以長江天險為界,聯合鄢陵郡、毗陵郡、吳郡、宜城郡等,抗衡朝廷一年半載也有可能, 會給朝廷南下大軍造成諸多麻煩,也影響朝廷統一大業,若由草民過江去遊說,說不定,能夠勸說輔公拓歸降,並不血刃,收復丹陽郡,然後朝廷大軍渡過長江,一舉平定江南。”
“朕如何能信得過你的說辭,萬一你逃過江去,與輔公拓聯手,豈不是放虎歸山?”羅昭雲反問。
杜伏威苦笑道:“草民的義子、部將,被俘者甚多,而且歷陽郡的家眷和族人,想必不少人也被擒拿,杜某又豈是貪生怕死之輩,一個人逃命,然後棄這些家人和部將於不顧?”
羅昭雲點頭,有這些人質在手,倒是不擔心杜伏威渡江後會繼續造反,問道:“事成之後,朕可以赦免爾等罪行之身,給予一定封賞。”
杜伏威跪下道:“不敢求封賞,只要陛下能饒恕草民與家眷、部將們的罪行,免於刑罰殺戮,還我等自由身,便感恩於陛下。”
還在找江山爭雄免費
百度直接搜尋 看很簡單!
( = )
喜歡江山爭雄請大家收藏:()江山爭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