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夏季,長江沿岸開始雨水不斷,近來幾日,烏雲籠罩,時不時地飄雨下來,或滂沱如注,或淅淅瀝瀝,但一連數日恐怕都難以開晴了。
身為主帥的李靖,擲出令旗,發起了攻城的號令。
“三軍聽令,即刻攻城!”
軍令如山,發出之後,很快三軍方陣做出了響應。
頓時間,號角齊鳴,雷鼓震天,方陣向前移動,士卒奔跑起來,揮舞著手裡的兵刃,喊殺聲呼嘯而出。
頭頂上空,漫天箭羽如蝗,傾瀉出去,為攻擊計程車卒做掩護。
而城頭上的守卒,也做出了回應,拉弓放箭,互相『射』擊。
“殺啊——”
“攻破城池!”
大華兵鋒抵達城下,大聲叫囂吶喊,增加底氣和自信,這是一種心理戰,要恫嚇對手,壓制守軍計程車氣,同時也是給自己打氣,畢竟馬上要交鋒了,前排都是炮灰。
第一輪攻擊的仍然是大華的兵馬,為的是打出一股士氣和勇猛,威懾對方,也是給後方的備戰部隊,打個樣兒。
『潮』水般計程車兵架起雲梯、設鉤車,蜂擁衝上,相當悍勇,但是在迎頭拋下的滾木、石塊、沸水等攻擊下,不幸被擊中,哀嚎之下,倒落在地,死於非命。
“啊,我的眼睛!”一名士卒被箭矢『射』中,洞穿了左眼,淒厲大叫,由於箭矢『射』的太深了,傷及大腦,很快就倒地,抽搐著斃命了。
“我的腿——”
“啊!燙死爺爺了!”
有的人被滾木砸中,腿斷腦裂,有的被滾燙的水灑在臉上,痛得五官猙獰。
一批倒下,又一批頂上,一場古代攻城戰,就這樣激烈地展開。
兵書有云:‘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
李靖所率兵力,今日攻城投入了五萬人馬,加上一萬的降兵,又從渡口抽調了一萬人馬,圍城猛攻,
守城計程車卒,多是鄉卒之兵,哪裡見過這等血腥場面,看著頭皮發麻,但是軍令如山,沒有退路,只能咬牙堅持抵抗。
大華先鋒將士猶如『潮』水一般逐波湧上,卻被守軍殺下城去,兩軍交鋒都有損傷,悲聲震天。
“殺殺殺!”大華將士不斷在攻城,但是峽州古城巍峨,提前經過加厚、加高,石彈砸上去,卻沒有砸出大的豁口。
李靖遠遠觀察了這支守軍間的配合,運送武器,防禦調配,拼殺格鬥等,已經大致推測出這支兵馬的實力,比大華健兒們,的確差了許多,只想當六七成的戰力,不過依靠城池的優勢,勉強能夠撐住。
而且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守軍此刻正是攢足一口士氣在抵抗的時候,段時間內還無法將守軍計程車氣完全給打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