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突通最終決定,投奔西北軍,畢竟少帥被朝廷冊封,平西元帥,名正言順治理西北邊疆,如今勢力壯大,還在平定禍亂,兵強馬壯,歸附羅成去,他們的隊伍還是隋軍,沒有失節。
這個時候,屈突通的心裡是複雜的,知道大隋已經無藥可救,但是作為忠良將領,不會因為這樣就找到背叛的藉口,正所謂‘強風識勁草,板蕩出忠臣’,越是亂世,越能力保朝廷危難,自古以來,被文人讚頌為氣節。
許多人明知道不可謂而為之,依舊堅持下去,就是求氣節,求一心之坦蕩。
“好吧,去投羅成,在西北崛起,守護大隋國運!”
眾將默然,心中對大隋早就絕望了,此時去投西北軍,也是為了安身立命,甚至有機會再受到重用。
不少人心中高興起來,因為羅成威名很大,他們早就想要投其麾下效力,只是一直無緣,這次終於有機會了。
屈突通在京兆郡已經沒有作為,前往潼關的路也被堵住,只能向西了。
最主要的是,羅昭雲早就派人安插了探子、情報人員,比如俾將桑顯早就被收買、影響,心靠西北軍。
同時,那些勸往李唐軍的人,都被暗暗記住,這些人心向李閥的人,以後立場肯定不堅。
說走就走,屈突通帶八千士卒,備好戰馬,輕裝上路,沒有攜帶過多的物資,只要能闖過薛舉的地盤,活著抵達金城郡,他們就算成功了。
………
深秋過去,草木凋零,天地一片肅殺。
天氣越來越寒冷,風雪即將來臨,大興城被圍困了一個半月,終於城破。
李唐軍呼嘯而入,搶佔了明德門,然後安化門、啟夏門等相繼被攻佔,西京被攻克。
隋軍已經無力抵擋,一路敗退,收縮在了皇城。
皇城是宮廷官僚辦公之所,三省六部九卿的衙門都在皇城內。
而皇城裡面,還有宮城,那是皇帝和後宮佳麗居住之所。
李唐軍殺入城門,掌控了外郭,然後各坊街都被控制,百姓出來歡迎,沒有絲毫懼怕。
因為這些日子,李唐大軍不斷往城內射箭,帶著字條,宣佈李唐軍入城不會動城內百姓分毫,還會保護百姓財產等,獲得城內百姓的認可,瓦解大興城軍民協作抗戰。
李淵聽聞大興城被攻克了,頓時高興萬分,這些日子擔驚受怕,就怕入冬前攻不下京城,那麼李唐軍會非常的被動,背後有劉武周出雁門郡,進攻太原郡,東面有隋軍扼守潼關,西面有薛舉、羅成軍隊虎視眈眈,隨時腹背受敵。
他擔心這次攻城不利,對李唐軍士氣大受影響,難成大事。
如今大興城被拿下,李淵終於放下心,關隴之地乃是大興之所,掌握了它,就有了吞併諸侯的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