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昭雲帶著一夥部下,幽雲十八騎,以及兩百侍衛,扮作商隊出發,上路遠行。
由於向南的路被竇建德的河北軍阻擋,所以,一路向西,經上谷郡,過太行山,走飛狐、靈丘縣邑的道路,進入雁門郡。
這一片都屬於河東之地,目前雁門關外的馬邑郡被劉武周佔領,勾結突厥人,攻打雁門、樓煩兩郡。
雁門郡丞陳孝意、虎賁將王智辯合兵征討劉武周,將他的兵力圍困於桑乾鎮。
劉武周援引突厥騎兵,共擊隋軍,王智辯兵敗被殺,陳孝意奔還雁門,被部下所殺,獻城於武周,雁門郡岌岌可危,四處都是逃荒難民。
羅昭雲身穿一襲青色長袍,武器裝備都放在了車廂內,進入雁門郡後,所有人都保持警惕,擔心遭到盜賊、亂軍的圍堵。
當然,普通的小山賊也遇到幾波,上百人的烏合之眾,肯定擋不住著三百多人的精銳衝擊。
羅昭雲每到幾處關鍵之地,都會下車考察一下當地的民情,打聽一下百姓的狀態。
這是一處石鼓鎮,不少百姓都在逃難,都早謠傳突厥人要打破雁門關,即將進入雁門,他們要逃亡太原郡,投奔李淵,參加那裡的義軍。
長孫無忌上前,詢問一些難民為何不逃向東北方位的上谷郡。
有一位憨厚的年輕人道:“那裡相距太遠了,還有翻過太行山道,途中多草寇,不如進入太原郡順利。”
一位衣衫襤褸的中年人回答:“去那邊找死嗎?現在誰不知道,狗皇帝下旨第四次伐遼東,要聚集在涿郡,以羅家父子為主帥,繼續攻打高句麗,上谷郡比鄰涿郡,到了那裡肯定會被抓去充當勞役和士卒,都會死在遼東關外,魂埋他鄉。”
羅昭雲聞言,蹙起眉頭問道:“誰說朝廷要第四次伐遼東了,根本沒有這種事。”
“哼,你是剛從西域來的商隊吧,連這訊息都不清楚,從太原發的檄文,已經貼滿了雁門郡各縣城,要求各地徵兵去往涿郡,不過,唐公李淵大仁大義,抗旨不從,這才率領百姓起義。”
“唐公真是好人,我們都要去投靠李家軍了。”
長孫無忌、杜如晦等人面面相覷,都不知道這訊息從何而來,真偽難辨。
羅昭雲看著那些百姓遠去,眼眸閃爍,他已經頓悟,這是李家人在故意散播流言,激發朝廷與地方百姓的矛盾,從而籠絡民心,為他起義做預熱,順便把羅藝父子也給抹黑了。
“等我去了西海郡,掌控兵權,看我如何收拾你們李家父子!”羅昭雲眼神冷冽,對李淵父子幾人,都當成了生死對手,威脅程度大於其它人,這源於對歷史的先知。
“羅將軍,是否要在這裡動員一番,這裡的難民不少啊?”
“不要節外生枝了,正如他們所說,此地距離上谷郡太原,至少七八百里,而且多崎嶇山路,不符合他們逃難的路線,加上李家父子很會經營名聲,已經佔了此地先機,我們暫時不要暴露,穿過雁門郡,進入樓煩郡借道吧。”
“那好,我們抓緊趕路,免得夜長夢多,被劉武周和突厥的軍隊給截住。”長孫無忌點頭,然後去吩咐車隊,加速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