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判決應該明日就會出來。
到時候也不知會引起怎樣的動盪?
蘇酒卿想了一想之後就道:“可以讓那些說書先生去茶館和酒樓裡說書。然後議論議論這件事情,將李家的狼心狗肺,兇狠狡詐都好好的說一說。”
如此一來,有人帶頭議論,自然也就會有不少人附和。
只要那些觀點是有道理的,自然百姓們也就聽得進去。
而且還可以順帶給小皇帝歌功頌德一番。
反正要蘇酒卿說,這就是兩全其美的事情。
而對於蘇酒卿出的這個主意,蔣旬倒是驚了一下,隨後意外的看蘇酒卿,誇讚一句:“我家夫人是越來越聰慧了。這頭腦竟是連為夫都比不上了。”
蘇酒卿被蔣旬誇的是有些無語,所以乾脆就瞪了他一眼,然後在他腰間軟肉上掐了一把:“你還是仔細想想,咱們出孝這個事情,要怎麼辦吧?”
眼看著就要出了孝期,到時候肯定是要辦一下的。
說起這個蔣旬難免就有些傷感,而蘇酒卿想到蘇老夫人去世也是一轉眼就要到了一年,所以也同樣的有點感慨。
兩人唏噓了一陣,倒是也商定出了一個方案。
第二日蔣旬就將蘇酒卿想到的這個法子告訴了小皇帝,小皇帝倒也覺得十分可行。
所以李家這件事情就又照著蘇酒卿這個法子來辦。
還別說,效果的確是十分不錯。
雖然也有那麼幾個,覺得朝廷用人的時候就大力獎賞,不用人的時候就如此絕情無義,但是更多的人在聽完那些說書先生有意為之的評論之後,到底還是覺得小皇帝這是獎罰分明。
實在是千古難得一見的明君。
而這樣的念頭也算是壓倒性的,最後也沒有幾個人再去說這件事情,是小皇帝太過絕情寡義。
而李家這樣一樁大事件,也並沒有維持太久的熱度,很快所有人都開始熱熱鬧鬧的準備過年。
一轉眼就過了臘月二十三,都說二十三,糖瓜粘,這一日家家戶戶都準備祭灶神。
蔣家自然也不例外。
說起來蔣家這一年以來,一共添了三個小輩。
第一個自然是蘇酒卿生的小芽兒。
第二個是蔣二太太撫養的那個小丫頭,取名叫做小月兒。
而第三個自然就是林氏生下的那個男孩,蔣二老爺現在唯一的兒子。
取了小名叫做阿福。
祭灶這天,幾個小娃娃自然都是穿戴一新,然後一起接了過來,到蔣老夫人跟前。
就連蔣二太太那邊的小月兒也不例外。
蘇酒卿看著齊齊整整的三個小娃娃,幾乎是忍不住的笑。
偏偏小芽兒自己還是個奶娃娃,也不知怎麼回事,就是對襁褓裡的小嬰兒十分好奇。
不管是小月兒還是阿福,她都是伸長了腦袋湊過去看。
而且小芽兒不僅連眼珠子都挪不開,偶爾還想伸出手指去觸碰小娃娃的臉。
這幅樣子,看得蔣老夫人更是樂不可支,然後蔣老夫人又對蘇酒卿側頭說道。“等到明年你和蔣旬兩個在給小芽兒添個弟弟。到時候姐弟兩個正好在一處玩。”
喜歡嫡枝為上請大家收藏:()嫡枝為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