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旬有了明顯的好轉跡象,蘇酒卿反倒是越來越心虛。
尤其是意識到蔣旬剛才是想和自己生氣的時候,蘇酒卿就更加的有一些心虛了。
然後蘇酒卿就有點兒想溜。
畢竟蔣旬要是再醒過來,看見她還在,肯定是會生氣的。
為了不惹蔣旬生氣,讓蔣旬能夠心平氣和一些,她都應該趕緊溜。
不過想了一想,蘇酒卿到底沒捨得在這個時候離開。
於是就乾脆豁出去,蔣旬要罵就罵吧。
要不是機緣巧合之下,她反應過來這件事情的不對勁之處,偷偷換了藥回來給他吃,也不知道現在蔣旬都變成什麼樣子了。
而就在這個時候,李大人那頭也有了訊息。
李大人的病症加重了。
吃過藥之後非但沒有好轉,反倒是加重了不少。
李大人身邊的人都慌了手腳,也顧不上之前一直在封鎖訊息,這個時候就趕緊的讓人去請了太醫過去診治。
但是時疫這個東西,太醫們還沒有任何的辦法,所以就算是過去了,除了診斷出來這是時疫以外,也沒有更好的法子。
更不要說能替李大人診治。
而得出這個結果之後,蘇酒卿也算是徹底確定,李大人的確就是罪魁禍首。
不敢說是唯一,但肯定是之一。
蘇酒卿也不知道這件事情到底牽扯了多少人,但是現在李大人就在她跟前——
蘇酒卿自然沒有坐視不管的道理。
所以最後,蘇酒卿就直接叫人將李大人隔離了起來。
其他的東西也應不予供應,只讓李大人清粥小菜的這麼養著。
更是將李大人身邊的人也都一一的隔離起來。
如此一來,李大人算是孤立無援。
這個時候就算李大人再怎麼心中悲憤也是求告無門,更沒有人為李大人撐腰做主。
至於李大人送出去的摺子——
蘇酒卿的人還在這裡守著呢,怎麼可能讓奏摺送得出去?
而李家的那些人還不知道莊子裡的情形,當即依舊按照原計劃,將自己手裡的方子呈了上去。
只說這是自己家中遍尋名醫,求來的良方。
發現可能對治療時疫有所幫助,所以就趕忙呈了上來,以求能夠一解小皇帝的煩憂。
能為朝廷作出貢獻。
對於這一件事情,朝廷上頓時就沸騰起來。
不知道這裡頭陰私的人,自然都覺得李家這是高風亮節,又是救民於水火之中。
所以一個個的都主張要獎勵李家。
一時之間,這些替李家請功的摺子,就如雪花一樣飛到了小皇帝的案前。
說實話,有這樣的功勞,雖說封個爵位不在話下,但是大部分的人還是不如此主張的。
所以那些摺子裡說請求給李家封賞爵位的,都一一被小皇帝挑了出來。
竟然也有厚厚的一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