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修站在房間中央,手中的日記翻頁間傳出沙沙的聲響,整本《鍛銅日記》在他眼前逐漸展現出其混亂而黑暗的內容。
他一邊翻閱,一邊微微蹙眉,心中迅速理清了這個紫袍巫師的軌跡。
總結其內容,夏修的思維條理清晰:
這本日記的作者是一個名為西奧多·克拉維斯的紫袍巫師,他起初只是一個普通的人,懷揣著野心和慾望來到了新約克。
然而,他在這個過程中逐漸陷入了一個更加詭異而混亂的世界。
他的日記中提到了一位神秘的女人,這個女人顯然在背後推動著他踏上了通向百層世界與禁忌知識的道路。
他提到的沙翁,就是【沙歷士】在凡間的統稱之一,一位非常出名的“劇作家和詩人”。
克拉維斯遇到的女人十有八九就是【沙歷士】的神選或者很可能就是祂的人間化身。
教會時代,【沙歷士】總喜歡在現世降臨自己的人間化身。
哪怕因為[水晶天]和[嘆息之牆],乃至整個天國的追殺,哪怕降臨的是毫無神力和知識的化身——祂也無所謂,甚至對此樂此不疲。
日記中充斥著克拉維斯對於權力與慾望的追求,以及他如何透過一次次的夢境儀式和血腥祭祀,逐步接近那些被稱為“偉大之術”和“無形之術”的黑魔法。
同時,他還提到了百層世界的“二十四冠冕,二十四小時”所代表的含義。
“百層世界作為最為古老的裡世界,果然還沉睡著古老的存世神明的法則軀殼啊。”
夏修說出了結論,他在看見日記中的‘具名者’的時候,就瞬間明白了過來。
按照《存世神明第176版·紀念典藏版》中提到過:
【史前史中,沒有什麼場景比存世神明們在無序且毫無美感設計的以太資訊亂碼中垂死掙扎的場景更令人覺得震撼。
祂們沒有明確的界自己存在的範圍,是偉力的奴隸,是力量的僕從,是規則的傀儡。
祂們生活在世界表皮之下的世界,那個世界沒有實體,也不是以太,擁有邊界,那裡超越常規邏輯和凡人的理解,但它極為真實。
那個世界是太陽的居屋,隱於世後的廟宇。
實際上,存世神明跟信仰神祇不一樣的點就在於,祂們可能不太需要信仰,祂們是偉力自生者,祂們是以太諮訊最初的許可權擁有者。
人無法為無法在哪個繪製地圖,卻能繪製其倒影。
那裡多是以太資訊亂碼,能夠被解析的亂碼非常有限,所以存世神明的位置也非常有限,祂們的追求者也是有限的。
祂們是隱世界、裡世界、乃至現實世界的以太亂碼的擁有者。
存世神祇有位置限制,每位存世神祇都有自己的慾望和愛好,這些通常都是由祂們所代表的許可權決定,所以,祂們也會因彼此陰謀的衝突而對立。
存世神祇由祂們的‘具名者’服侍,某些具名者亦有可能成為新的存世神祇。
僅僅是可能。
因為‘具名者’數量是嚴格限制的。
不只是存世神明,其下的具名者,以及未獲得存世神祇面相的長生者,甚至更下層的通曉者都有數量限制。
每位存世神明對應七個具名者,每個具名者對應七個長生者,每個長生者對應七個通曉者。
數字‘七’具有非常重要的象徵意義,常常代表完美、完全或神聖的秩序。
存世神明之所以被當做不同神祇分類,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祂們無法像混沌四君主一樣隨心所欲的施行自己的混沌力量,混沌的君王們想封誰為神選就封誰為神選,且混沌擁有自己增值的價值,其核心特性就是追求自我增殖。
祂們也無法像信仰神祇那般擁有信仰最大化的本能,信仰神祇的的擴張是為了獲得更多的信仰,而這種對信仰的追求是信仰神祇的核心驅動力。
這裡又可以區分混沌與信仰神祇——前者擴充套件在無序和有序的疊加態,後者則是透過有序執行來實現自身的擴充套件(哪怕本身擁有類混沌權柄的信仰神祇,祂們本身也是在有序的框架中進行擴充套件)。
至於群星,祂們是宇宙恐怖主義,其核心在於未知和不可知,祂們跟存世神明有點類似的點在於祂們的表層也是亂碼。
但是,祂們比之更加的癲狂,祂們無法具體解析核心,其存在的力量和目的超越了善惡的界限,祂們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恐怖。
我們必須明白一點。
在人類無法獲得等量與祂們對話的諮詢權柄前,面對那些被稱為神祇的“資訊統合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