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們靜靜地懸停在第四導鏈前哨站,這是一個人造天體執行軌跡的隱蔽縫隙,為艦隊提供了戰術優勢和隱蔽性。
這裡一共有17個主體戰鬥群,每個戰鬥群都由一個龐大的母艦作為核心,它的周圍環繞著各式各樣的護航艦隻。
每個戰鬥群可能包括1艘航空母艦(或其星際等級對應的超凡艦船)、2艘戰列艦、4艘巡洋艦、6艘驅逐艦,以及必要的支援船隻。
伊比利亞無敵艦隊的母艦設計尺寸巨大,長度可達兩千米,設計優雅且氣勢恢宏,表面鑲嵌著無數微小的光源,猶如夜空中最亮的星。
艦體表面是一種反光的暗灰色合金,能夠在星光下閃爍,又能在必要時幾乎與背景的星空融為一體。
這些母艦是艦隊的指揮中心,擁有強大的譜系計算核心和戰術控制系統,能夠在瞬間處理數千億的資料流,確保艦隊的每一次行動都精確無誤。
其內部結構複雜,除了艦橋和作戰中心,還有廣闊的機庫,用於搭載和維護戰鬥機群以及無人偵察機。
環繞在母艦周圍的是數十艘戰列艦,每艘長約八百米,它們是艦隊的火力支柱。
戰列艦的設計更顯粗獷,外殼裝甲厚重,猶如宇宙中的堡壘。艦身兩側裝備著列陣式能量炮和導彈發射井,這些武器不僅是防禦敵方攻擊的盾牌,也是主動進攻時的利劍。
接著是輕盈敏捷的巡洋艦和驅逐艦,它們比戰列艦小得多,長度一般在兩百到三百米之間,但數量上更為龐大。
這些小型艦船的機動性極高,可以快速調整戰鬥陣型,為母艦和戰列艦提供有效的支援和保護。
它們的設計充滿了科幻感,流線型的艦體表面有著精細的線條,猶如宇宙中游動的魚群。
在艦隊的最外圍是眾多的輔助艦隻,包括運輸艦、補給艦和醫療艦。這些艦隻雖然武器裝備不多,但對艦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們保證了艦隊在長期航行和戰鬥中的持續作戰能力。
這些艦船通常在四百米左右,設計注重實用和效率,其外形較為方正,以最大化內部空間。
這就是伊比利亞的[無敵艦隊],這些足以橫行【以太之洋】甚至是星際的艦隊,卻因為[水晶天]的存在,而被限制在第三導鏈和第四導鏈之中。
而更讓人難以想象的是,伊比利亞打造出無敵艦隊的年份並沒有超過三百年,也就是說伊比利亞是突然迎來技術爆炸。
這種技術爆發充滿了奇蹟,它不僅為伊比利亞提供了無盡能源的[電子通道],它還為伊比利亞帶來了制霸第三導鏈的[無敵艦隊]。
此刻,本應該在第三導鏈附近巡航的[無敵艦隊]卻卡在第四導鏈的縫隙口中停滯不前。
【無法迴歸現世!!!】
【無法迴歸現世!!!】
【無法迴歸現世!!!】
十七支戰鬥群的總指揮室內,最高指揮官梅迪納·西多尼亞正站在指揮台前,他的面孔如同雕塑般刻薄而冷硬。
他的眼睛透過艦船的觀景窗,注視著前方那座防禦工事的巨大輪廓——一座由無數艦隻、防禦平臺和光能屏障組成的戰略縱深壁壘。
它在星空中展開,宛如一張龐大的鋼鐵網,既是保護也是挑戰的象徵。
指揮官的目光似乎想要穿透這壁壘,探查敵人的弱點。
在他那雙銳利的瞳孔中,反射著壁壘上點點閃爍的光點,那是敵軍艦船的訊號燈,安靜而又威脅。
房間內的空氣幾乎凝固,緊張氣氛讓每個人都感到壓抑。
“指揮官,附近都被[嘆息之牆]包裹住了,無法進行以太導鏈穿梭,周遭都是天國的[天堂階梯],前方還有天國的主體核心,那是至上者的御用福音聖座之一——[帕翁要塞]。”
清晰而富有韻律,猶如一串流淌的音符的聲音向著梅迪納·西多尼亞進行彙報。
說話的是一位女性,她擁有一頭長而波浪狀的金髮,部分遮住了她的右眼。
她穿著一套風格獨特的服裝:包括黑色和白色為主色調的短上衣和裙子,設計中包含了許多細節和裝飾,如蕾絲和金屬元素。她的服飾既有傳統的元素,也有現代感,營造出一種未來派的修女形象。
她是[無敵艦隊]的旗艦——[聖馬丁號]的機魂。
或者說這麼說,她是[聖馬丁號]的艦娘。
此刻聖馬丁艦娘望著橫跨整個第四導鏈入口的包圍圈,目露擔憂的望了一眼指揮官,不過身為艦隊的旗艦號,她知道自己的職責是什麼,所以她繼續用冷靜的語氣進行彙報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