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啦,本公不對嗎?你以前還叫過我公主呢,本公是本公主的簡稱!沒文化!”吳放放倒打一耙。
東放集團位於安平市靠近南郊的一幢九層大樓裡,這是去年才落成的集團新址,樓後三棟四層的附樓和主樓一起圍成了一個大院。
東放集團旗下的大多數子公司都在這幾棟樓裡辦公,三棟附樓中的兩棟底層都是車庫。
吃完飯後,吳放放沒有開車,和房冬一起搭小許的車來這裡看自己的新車。
小許開車庫的時候,吳放放指著對面附樓的一層對房冬說,這就是集團的職工食堂,她問過了,每天大約1000多人吃飯,多是單身和家較遠的員工。
“還有不少人花錢在外面吃呢,你們要是做得好,肯定就吃的人多,現在這幫人做的飯不好吃。”小許原來也知道了房冬要接集團食堂的事。
“啥叫不好吃啊,簡直就不能吃!”吳放放自在集團上班後,來這個食堂吃過幾次就再也不來了。
想讓員工十分滿意恐怕誰也做不到,但房冬有信心做到七八分。
因為之前聽吳放放說過,現在東放集團的員工餐廳可以用簡單粗暴來形容了,家常到了頂點,一餐只一個菜,一種主食,而且主食以饅頭居多,極少吃米飯。
原因也簡單,饅頭直接從外面接就可以,米飯還得自己蒸。
東放集團的職工食堂是由集團自己聘用人員搞的,不是外包。
一正一副兩個食堂管理員是東放集團後勤口的正式員工,其他十幾個幹活的全是從外聘用的,沒有正經廚師,清一色家庭婦女和煮夫。
飯菜質量可想而知。
也許這些家庭婦女中不乏有做飯好吃的人,但那是家裡,到了這裡換成大鍋,炒菜不用鏟子而用鍬,原本不太高的水平能不能發揮出一半都難說。
多炒幾個菜更沒這個能力,1000多人吃飯可不是小數目,吃一頓土豆絲所用的土豆量就得按麻袋論。
如果吃肉菜,妥妥一頓一頭豬也吃得下。
這個餐廳不是盈利性的,吃普通一點的,一頓飯10元,好一點的20元,菜每人一份,主食隨便吃。月底結帳後如果有盈利,下個月就刻意把價格降低一點或把肉多放一些來調節,如果有虧損的話,集團就擔了。
實際上基本沒盈利過,在集團搬到這裡開始近一年的時間裡,每月的虧損都在五萬到八萬之間,這還只是在飯菜和水電方面,加上人工費用,超過半數的月份都超過十萬。
“虧這麼多?”房冬不由地嘆了一聲,1000多人吃飯,一個月算下來,每份飯虧三塊多,這管理上肯定是有問題的。
小許告訴房冬,董事會去年年底透過了一項決議,打算給每個職工每月發300元的伙食補貼,就等著房冬接手以後發放呢。
集團旗下十幾個公司,3000多員工,這一筆支出一個月就是100多萬,房冬頓時覺得自己的想象力不夠了。
吳辰東瞧不起自己一年掙幾十萬太正常了,人家抖一抖手上的土,快夠自己蓋間房了。
“是調整到300塊,現在每月就有150元呢,算是翻了一倍吧。”吳放放補充道。
因為這150元是充到職工飯卡里的,所以每天食堂才有1000多人吃飯。
“也不全是這樣,”小許笑著更正:“很多人還是覺得在食堂隨便吃一口省時間,雖然不好吃,也將就著能吃,常在食堂吃的人除了公司的補貼外,自己還要在卡里再充一兩百元。”
“我除了頭一個月吃了幾頓外,後來每月的150元我動都沒動過,全給了同事讓他們拿著吃啦!”吳放放說。
房冬說她:“你這是抬槓,別人能和你比嗎,你和人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