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頂上下雨的男人,第二百八十三幕。
韓宣吳銘將軍攻滅沙海國後,沙海國就成了事實上的吳銘將軍的地盤,然後沙海國的黃金和很多原本的沙海國皇室的財產就進了吳銘將軍的口袋,吳銘將軍進而擁有了雄厚的財力,然後吳銘將軍佔有沙海國後有了接觸西部世界的機會。然後沙海國西部有一個叫大鬱國的中等體量國家,這個國家非常非常強大,擁有很多強大的寄靈人,軍事科技也厲害,然後大鬱國一直都在慢慢提高國力,很少與鄰國交戰,一直以友好愛好和平的面目示人。
韓宣吳銘將軍一年就攻滅沙海國震驚了沙海國周邊的幾個大國和所有小國,大鬱國以前一直都非常忌憚吳銘將軍,這次吳銘將軍的軍事壯舉讓大鬱國更加的不敢與青藍深國對抗。不過,吳銘將軍私下派人與大鬱國的皇室接觸,表示希望將來與大鬱國聯手強迫李適退位,然後如果李適不退位的話就發兵直搗青藍城。
韓宣大鬱國以前一直聽聞吳銘將軍忠君愛國,但是吳銘將軍的手下拿著吳銘將軍的親筆信件跟大鬱國皇室接觸後大鬱國皇室終於知道了吳銘將軍的野心,知道了吳銘將軍的真正面目。大鬱國皇室表示吳銘將軍何時想要大鬱國出手大鬱國一定會出手,大鬱國非常想和吳銘將軍做朋友,大鬱國也認為吳銘將軍做青藍深國的皇帝對青藍深國來說是件好事。
韓宣吳銘將軍得到了大鬱國皇室的回信和大鬱國使者傳答的一些大鬱國皇室的話語後,非常非常高興,認為這下擁有了能夠對抗李適的力量了。
韓宣吳銘將軍和大鬱國勾連的事只有跟了吳銘將軍幾十年的親信知道,連吳端、吳心、吳羽都什麼都不知道,但是吳集鎮早就在吳銘將軍的身邊安插了一名內奸其實是因為那個人和吳集鎮一些血緣關係),吳銘將軍從來就沒有察覺到那個人是內奸,然後那個內奸把吳銘將軍勾結大鬱國的事告訴了吳集鎮,吳集鎮沒想到吳銘為了成大事居然不惜勾結外國,如果大鬱國和吳銘的聯軍打敗了李適然後大鬱國與吳銘決裂的話,青藍深國就慘了。
韓宣李適和吳銘將軍為了鬥爭居然不惜出賣自己國家的利益,如果這些事被普通老百姓知道的話,肯定會引起軒然大波。但是李適和吳銘既然選擇了相鬥,就不會放棄任何打敗對方的機會,一定是要儘自己的全力,兩派的人物都已經上了戰車,只待最終的決戰了。
韓宣吳集鎮寄給吳速很多信件,但是吳速回給吳集鎮的信件很少,給吳集鎮寄信的人是吳集鎮的心腹,每次寄給吳速信件吳速看了後會說一些看法道理,然後吳集鎮的心腹回來後會把這些話複述給吳集鎮,這樣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洩密的風險。當然,這些動作都是遠離吳銘將軍的耳目秘密進行的。
韓宣吳集鎮知道了吳銘勾結大鬱國的事後就很快寫信告知了吳速,吳速終於知道了吳銘的底牌,也知道了吳銘為了佔奪李適的皇位真的不只是想想,而是處心積慮,機關算盡。吳速讓吳集鎮的心腹告訴吳集鎮千萬不要把這件事告訴其他人,吳速還讓吳集鎮快點離開吳銘將軍,因為吳銘將軍為了實現他的野心一定會掃清他所有的敵人。吳集鎮要麼因為反對吳銘而死,要麼就會死在戰場,反正吳銘與李適的大戰已經不可避免了。
吳速回復說吳集鎮,你還是要儘快遠離吳銘,吳銘太危險了,你不借故遠離他的話難免因為他而死。至於吳端、吳羽、吳心他們三個,他們如果想走的話就可以走,我也顧不了他們三個了。
韓宣吳集鎮從心腹那裡得到了吳速的回覆,吳集鎮也意識到吳銘將軍是個危險的人物,吳集鎮也不再對吳銘將軍心存幻想。不過,吳集鎮決定充當吳速的間諜,直到吳銘將軍失敗或者自己死去之前。
韓宣吳銘將軍可以說是個軍事天才,知人善用,從來不打敗仗,但是,吳銘將軍之所以不打敗仗是因為他沒有碰到厲害的對手。吳速雖然曾經是吳銘將軍的刺客,但是吳速已經決定站在李適那一邊,吳集鎮也決定站在吳速那一邊,所有的矛盾終將迎來爆發的那一刻。
韓宣吳銘將軍完全掌控了沙海國4年多後,李適決心撤掉所有的駐紮在沙海國的吳銘將軍的嫡系部隊,讓自己的皇弟李宗率領3000部隊進駐沙海國。李適頒佈詔書任命自己的皇弟李宗為沙海國總管,李適也下令吳銘將軍的所有部隊在李宗部隊進駐沙海國後全數撤離沙海國。
韓宣李適的這一舉動看似很平常,但是吳銘將軍認為沙海國是自己打下來的,要把沙海國交給李適的皇弟李宗總管,簡直是笑話。於是,吳銘決定與李適正式決裂。
韓宣吳銘上書反對李宗進駐沙海國。
吳銘沙海國在我的部隊的治理下井井有條,一片平和,我的部隊消滅了一次又一次的動亂,李宗年紀尚小,不懂怎麼治理沙海國,我絕對不允許李宗接管沙海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韓宣吳銘上書反對李宗進駐沙海國的同時,暗地裡聯絡各省的長官一起上書反對李適的決議,李適一時間收到了全國17省的長官的上書,而青藍深國總共有31個省和沙海國一個特別總管區,也就是說支援李適的省份只有14個,局勢已經到了劍拔弩張的地步。
韓宣然後,大鬱國的軍隊快速從大鬱國穿越沙海國進入青藍深國,吳集鎮知道戰爭在一個月內必定會發生。吳集鎮還在想要不要投奔李適反對吳銘,但是吳銘已經聯絡到17省的長官集結軍隊向北行進,17省總共集結了17萬軍隊,大鬱國總共集結了3萬軍隊。李適的情報人員獲得訊息有很多軍隊向北行進,但是不知道確切人數,總之就是很多,李適於是下詔支援他的14高官官每省集結1.5萬人迎擊吳銘一方的聯軍。
韓宣於是,吳銘公開發布宣言,說李適治國無能,這些年來全憑他吳銘率領軍隊東征西討,才護住了青藍深國,李適經常寵信小人,屢次想置他吳銘於死地,他吳銘死是輕微的,但是青藍深國如果沒有他吳銘支撐,很快就會被周圍的國家吞併,這個後果李適沒有資格承擔。所以,他吳銘為了青藍深國的現在和未來著想,一定要讓李適退位,他吳銘暫代皇帝之位,將來若是李家皇室出了賢明的人,他吳銘一定歸還皇帝寶座。
韓宣李適和他的支持者當然知道吳銘的宣言有多麼無賴,李適釋出詔書說他絕對不會向吳銘妥協,吳銘要戰,他和他的支持者就應戰,就算全部被殺也絕不向吳銘投降。
韓宣吳速這邊,吳速和冰霜花飛國的人也很快知道了吳銘起兵的訊息,吳速懇求冰霜花飛國皇室出兵支援李適,但是冰霜花飛國皇帝李霧山認為現在出兵太早了,李適也沒有向他請求借兵,李霧山表示不能出兵。
韓宣李霧山非常清楚出兵太早了冰霜花飛國會損失慘重,必須等李適聯軍和吳銘聯軍打得不可開交兩敗俱傷的時候才能出兵,那樣勝算大一點,也不會損耗太多自己的兵力。
韓宣吳速知道冰霜花飛國出兵的最好的理由是為李適報仇,李霧山也有他自己的算盤,現在自己就算想參戰幫李適也出不了太多力,自己是李適最後的棋子,冰霜花飛國是李適最後的底牌。
韓宣李適這邊有21萬兵力,21萬把火槍,3000門大炮,吳銘聯軍有20萬兵力,20萬把火槍,4000門大炮,雙方實力相差不大。但是,吳銘聯軍裡有很多身經百戰的軍人,寄靈人也比李適聯軍多2倍,吳銘聯軍的戰鬥力比李適聯軍強很多。
韓宣吳銘聯軍和李適聯軍爆發了多次的大戰,大戰的結果都是吳銘聯軍獲勝,李適雖然很不甘心,但是他總算知道了吳銘常勝將軍的名號不是蓋的。李適知道這次自己會輸個精光,然後生死都由不得自己選擇了,李適為了冰霜花飛國能出兵,選擇親自率軍迎擊吳銘聯軍,吳銘聯軍和李適聯軍火槍互射,李適衝在最前面,如李適所願,李適最終還是被火槍射傷,最終不治身亡。
韓宣李適皇帝戰死的訊息很快就傳到了冰霜花飛國,冰霜花飛國皇帝李霧山最終決定出兵,李霧山下詔通知冰霜花飛國全體國民。
李霧山李適皇帝一直以來都是仁慈寬厚的好君主,這次青藍深國逆賊吳銘作亂,人神共憤,我很是憤慨,再加上100年前我的祖輩和李適皇帝的祖輩是兄弟關係,也就是說李適相當於我的親兄弟,我怎麼能不為李適報仇呢?
韓宣李適下詔書通知了全國後,一週之內集結了20萬兵力,李適讓吳速領兵2萬,冰霜花飛國國內的9個將軍各領兵兩萬,然後全部20萬大軍南下進攻吳銘聯軍。雙方各有勝負,打的不可開交,最終李霧山的軍隊打到只剩下2萬人,吳銘聯軍打到只剩下3萬人,大鬱國損失慘重,只留下4000人,雙方都不想繼續戰鬥下去了。
韓宣就在雙方想要和談之前,吳端、吳羽、吳心都已經戰死了,吳集鎮因為戰鬥太過血腥水靈劍沾了太多血靈力損耗過多而一病不起,吳銘的不可戰勝的神話被打破。吳銘決定進行最後一波的攻擊,誓要打敗李霧山。李霧山的將軍們也戰死幾個,吳集鎮派自己的心腹把自己的水靈劍交給吳速,吳集鎮讓自己的心腹傳話給吳速,他的靈力損耗過多,已經不能再繼續戰鬥下去了,這次戰爭結束後他也是半個廢人了。吳銘將軍一直以來都看似不可戰勝,實際上吳銘將軍並非不可戰勝,只要他的敵人很強,他一時半會打不贏就會慌,只要他一慌,就總會有出錯的時候。
吳集鎮吳速,水靈劍看似很弱,實際上是五種基本劍中最強的劍,你天性善良,天分很高,應該比我更適合用水靈劍。
喜歡頭頂上下雨的男人請大家收藏:()頭頂上下雨的男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