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孫二人商議好太後去處後,夜朗庭以最快的速度給麒麟閣去了信,
調離十人暗中護佑太後前往皇城外的潭拓寺,
而太後的一個護衛也帶著口諭快馬加鞭回到皇城。
一切準備妥當,只等宣文帝宣佈此事。
第三日早朝時,等眾多官員上奏完畢後,宣文帝公佈了一件讓所有朝臣始料未及的事:
太後在鳳鳴山清修,十日前秘宣葉無雙前去陪伴,
在三天前夜裡,寺廟竟然意外起火,是葉無雙不顧危險沖入火海,將太後和錢姑姑救了出來。
為謝葉無雙救命之恩,太後願收葉無雙為義孫女,計入皇家玉碟。
皇帝說完此事,諸多大臣始料未及,表情各異。
太子面露震驚,反應過來後急忙低下頭,掩蓋眼中濃鬱的化不開的殺意。
宣文帝眯眼將臺下人的反應盡收眼底,語氣並無波瀾,
“眾愛卿以為如何?”
大臣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低頭不做聲。
只有安國公雙手互握,悄悄揣摩著皇帝的意思。
他雖然對葉家有敵意,但也不會在此等小事上惹皇上和太後不高興。
但他作為兩朝老臣,又是皇帝身邊進臣,自然比其他官員更懂得揣摩帝王心思。
若是宣文帝心意已定,直接下聖旨冊封就行了,左右就是一個縣主,又不是公主,犯不著問臣子的意思,
而皇帝問了,那便是不想完全照做,
而皇帝想做孝子,便需要大臣出面,給一個拒絕太後的理由。
他聽出了皇帝的弦外音,但不清楚皇帝的心思,到底是對哪一點不滿意。
是冊封縣主,還是入玉碟。
思來想去,他向前一步,躬身開口:
“微臣鬥膽敢問陛下,冊封郡主,封地您可有打算?”
宣文帝滿意看了安國公一眼,點點頭,眼中終於有了笑意,
他說出皇城外的一處富饒縣城,“輝縣富足,賜給那丫頭便好。”
安國公心頭一動,輝縣很是的富饒,看來皇帝對於冊封縣主沒意見。
他心中這樣想,同時也明白,皇帝不想讓葉無雙入皇家玉碟。
他脊背微彎,跪了下來,
“微臣鬥膽,請求陛下收回為葉無雙入玉碟的成命!”
宣文帝的臉上笑意更甚:“愛卿有何高見?”
“此女外姓,若非嫁入宗室,豈有資格入皇家玉碟,若如此有違祖訓,還請陛下三思!”
安國公如此,百官再看皇帝滿意的神色哪裡還不明白聖意,
他們一面心中暗罵安國公老狐貍,一面匆匆跪倒,
“國公所言有理,臣附議!”
看著烏泱泱跪倒一片的大臣們,宣文帝滿意點頭,
“此事朕會與母後再做思量,安國公與諸位愛卿辛苦,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