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雲威點了點頭,又看向陸英和吳興問道:“那陸英你們的理由呢?”
陸英說道:“大哥,要說路途好走確實是從陝西那邊進川好走些。但是大家別忘了,早在大戰之前西北大旱、農田絕收之類的訊息就已經傳遍了遼東。咱們漢威營要是走陝西的話,沿途的州府可有能力供應咱們糧草?與其擔心糧草出問題,不如直接走湖廣保險些。”
劉雲威聽完覺得雙方說的各有利弊,一時間無法判斷那條路線更好一些。於是就想問問袁明軒的意見,看看是不是將這兩條路線都上報兵部備選。
這時,劉雲威忽然想起來袁明軒自始至終都在一旁聽大家討論,始終都沒說過一句話,便問道:“袁大人,對於南下路線您有什麼意見?”
袁明軒搖了搖頭,說道:“小將軍,幾位將軍的意見我都聽到了,大家說的都十分有道理。但是我認為咱們規劃行軍路線時想得有些簡單了,咱們沒有站在朝廷的角度來想這些問題,或者說是沒有站在朝中大臣的角度去想問題。”
劉雲威一時聽得有些糊塗,看看其他幾人也都是一臉的迷茫,便說道:“袁大人的意思是?”
袁明軒說道:“小將軍、幾位將軍,你們認為咱們現在是什麼身份?”
眾人再一次糊塗了,什麼身份?這與南下路線有什麼聯絡嗎?
劉雲威說道:“咱們什麼身份?當然是大明官軍了。這有什麼疑問的?”
只見袁明軒搖了搖頭,說道:“咱們是敗軍,是從遼東戰場撤下來的一支敗軍。”
眾人聽完臉色都不是很好,趙開山和溫破虜二人更是一臉的怒氣,而劉雲威則是非常悲痛。
袁明軒繼續說道:“難道不是嗎?在那些朝中大臣的眼中,乃至在沿途州府官員的眼中,咱們就是一支打了敗仗的敗兵。試問,朝中大臣會讓一支敗兵南下山海關,從京畿之地的北直隸經過嗎?他們絕對不會的!那朝中大臣會讓你們從湖廣穿過回四川嗎?也不會的,湖廣可是天下糧倉,要知道有多一半的高官大員都在那邊買有財產的,他們怎麼會容忍湖廣出血來供應一支敗兵的糧草?”
眾人一聽,袁明軒這是一下子把兩條路線全給否定了。不能南下走山海關,漢威營這兩千多人難道飛回四川去嗎?
劉雲威說道:“袁大人,既然咱們不能走山海關,那怎麼才能回四川?”
袁明軒說道:“走海路,渡海直接去山東,從山東走河南、陝西回四川。”
此話一出,包括劉雲威在內,屋內幾人全都是目瞪口呆,誰也沒想到袁明軒竟然會提出讓漢威營乘船出海。
趙開山說道:“我說袁大人啊,你可別忘了咱們漢威營可是有兩千多將士啊,那得需要多少艘船才能運到山東去啊。”
袁明軒笑了笑,說道:“沒問題的,咱們先去海州衛,我在哪裡有個好友叫程世勇,是個百總。他在旅順有相熟的海商,能夠幫咱們找到足夠的海船。”
這時,李天昊擔心地說道:“袁大人,這乘船出海會不會有什麼風險啊,要是遇到風浪怎麼辦?”
“從遼東到山東,坐海船的話也就是三兩天的事,況且沿途不會有什麼大的風浪,不用擔心有什麼意外的。”袁明軒安慰道。
眾人見袁明軒說的十分有道理,便都沒有什麼異議。
劉雲威認真的考慮了一下袁明軒的建議,過了一會說道:“那好吧,就按袁大人的意見寫成文書報送給兵部,看看兵部有什麼意見吧。”
袁明軒說道:“這文書就由我來寫吧,想必兵部一定會批准的。”
劉雲威說道:“那就好。對了,既然袁大人這麼有信心,那就麻煩袁大人再給海州衛的朋友去封書信,將此事提前告知一下,也好讓人家提前有個準備。”
“好的,我一併寫好就是了。”袁明軒說道。
見路線之事稍稍告一段落,陸英便拽了拽劉雲威,輕聲問道:“大哥,那老將軍他們的後事如何處理?”
劉雲威的神情黯淡了幾分,說道:“我岳父是遼陽人,就在遼陽安葬吧,過幾日就給我岳父辦理後事。”
眾人點了點頭,陸英又問道:“那老將軍呢?”
劉雲威神色堅定的說道:“我祖父、父親和婉芯都要回四川安葬,我要帶他們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