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說明那劉雲威遠比孫承宗難纏!要知道孫承宗之所以能夠和魏公公對著來,敢於不將內閣放在眼裡,一是仗著自己有真本領、位居要職,再有就是仗著自己是當今陛下的老師;說起來,這兩點其實都是虛的,此次朝野大議不是沒費多大力氣就將孫承宗搞掉了嘛。可是那劉雲威呢?他可是手握二十萬大軍是實權總兵,而且有勇有謀,又有赫赫戰功在身,等到劉雲威上任兵部尚書、薊遼總督一職之後,整個大明的軍權幾乎都在其手中了,那可就是真正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一旦劉雲威和孫承宗一樣,對公公和老夫都是不屑一顧的話,不知魏公公可還有本事將劉雲威搞下臺?魏公公可還敢將劉雲威搞下臺?”
說到這裡,魏忠賢的臉色不由變了變,腦海中急速思考著:“看來雜家有些失算了!”
過了好一會兒,魏忠賢才嘆了一口氣,說道:“已經晚了,陛下已經同意任命劉雲威為兵部尚書、薊遼總督了。”
“一點也不晚!”葉向高笑著說道:“那薊遼總督就讓劉雲威幹好了,山海關那邊可是見真章的地方,朝廷還是需要有個真本事的人在那邊領軍坐鎮的。至於兵部尚書一職,老夫看魏公公不妨再和陛下吹吹風,換個人算了,就從朝中訊一名老臣繼任好了,老夫看兵部左侍郎李春燁就很合適。”
魏忠賢想了一下,便笑著說道:“哈哈,閣老果然是老謀深算啊,雜家今日算是領教了!”
通州城北門外十里。
劉雲威回到通州鎮之後就聽聞孫承宗告老還鄉了,同時孫承宗麾下的袁崇煥被朝廷任命為遼東巡撫,駐守寧遠城。
聽到這個訊息之後,劉雲威的心情非常低落,覺得如果不是自己前去找孫承宗討要整編十萬屯田兵的建制,魏忠賢絕對沒有藉口逼迫孫承宗下臺。
袁明軒和孫元化都是好言相勸,認為這些事情都是朝陽之上的權力鬥爭,並不是劉雲威能夠引起的,不必過於自責。
可是劉雲威依舊滿心的歉意,就要再去一趟山海關,想要在孫承宗回鄉之前前去謝罪。
沒成想,劉雲威還沒起身出發,探查司就傳來了訊息:孫承宗已經帶著隨從南下了,不日就將經過通州,沿著運河南下返回位於保定府高陽城的老家。
劉雲威聞訊大喜,立即率領漢威軍所有遊擊將軍以上將官以及通州鎮所有知事出城,在通州城以北十里處迎接孫承宗。
經過數日的車馬勞頓,孫承宗和數名家僕趕著一輛馬車來到了通州地界,沒過多久就遇到了早已恭候多時的劉雲威一眾。孫承宗見狀非常高興,連忙上前和劉雲威打招呼。
劉雲威見到孫承宗之後,更是搶先一步大禮叩拜,說道:“通州鎮總兵劉雲威拜見大人!”
隨後,劉雲威身後的數十員大將、數名知事也是大禮參拜:“末將(下官)拜見大人!”
孫承宗見狀心潮澎湃、十分感動,雙眼已經微紅了,雙手抱拳大聲說道:“老夫不敢當啊!今日老夫棄官回鄉,承蒙諸位相送,感激之至!如今國事危急,老夫不能在為國出力,還望諸位齊心協力,和劉總兵一起捍衛疆土、保全黎民,老夫拜託諸位了!”
說完,孫承宗對著眾人叩拜在地。
劉雲威和眾將、諸知事急忙還禮。之後,劉雲威和袁明軒上前將孫承宗攙扶了起來,劉雲威激動地說道:“大人,是我害了您啊!”
孫承宗則是笑著說道:“雲威這是哪裡的話?這件事情和你並不相干!至於兵部尚書、薊遼總督一職,我也有些建議留給你。”
劉雲威鄭重的說道:“請大人示下!”
“現在朝廷軍力已經退守山海關一線,在關外就只剩下寧遠、錦州以及周邊屯堡,可謂是責任重大啊!你到了薊遼總督任上,一定要積極防禦,在沒有完全把握的情況下,決不能輕易出擊,要知道現在朝廷已經承受不起一場大敗了,如果漢威軍有什麼閃失,山海關誰來堅守?”
劉雲威重重的點了點頭,說道:“大人放心,雲威一定會小心謹慎的。”
“還有,老夫原先麾下的袁崇煥、趙•南星、趙率教等人都是可用之才,特別是袁崇煥頗善治軍,雲威到任後可以妥善使用。”
劉雲威笑著說道:“多謝大人為雲威留下干將。”
孫承宗搖了搖頭,說道:“老夫的這幾個部下都是有些才幹的,但是比不上你漢威軍的這些大將,你要仔細甄別啊,不能因為是老夫留下的人就重用。”
“大人放心吧,雲威明白。”
孫承宗點了點頭,心滿意足的看了看旁邊的眾將,說道:“有漢威軍鎮守山海關,當萬無一失!老夫無憂了!諸位,咱們就此別過吧。”
劉雲威聞言大驚,說道:“大人不進城嗎?雲威已經擺下了酒宴,還要為大人壯行呢!”
孫承宗笑著說道:“雲威,你已經為老夫壯行了。將來你率領大明的虎賁平定建奴之後,老夫一定上門討要一杯得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