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一會兒,天啟帝冷冷地說道:“戚家軍、白桿兵全軍覆沒了,瀋陽、遼陽也相繼失守,現在全遼失守只是時間問題!你們三位都是朝中柱樑,可有什麼對策嗎?”
葉向高不善兵事,所以一時間沒有說話,只是微微看向了黃嘉善;而魏忠賢也是低頭不語,沒有半分準備開口說話的樣子。
黃嘉善在心中苦笑一聲,上前一步說道:“啟稟陛下,目前通州鎮劉雲威已經率領三萬漢威軍趕到了遼東,估計現在已經趕到鞍山一帶了。此戰,戚家軍、白桿兵七千將士寡不敵眾,以至於全軍將士以身殉國,但是建奴大軍想必也同樣損失慘重,現在建奴各旗已經分兵駐守瀋陽、遼陽二城,就足以說明建奴兵力折損過大而沒有繼續進攻的實力了!此外,臣還得到尖哨的回報,據稱奴酋集結十萬大軍圍攻川、浙聯軍兩天兩夜,期間數次被川、浙聯軍將士奮勇擊潰,建奴各旗死傷狼藉,據說奴酋驚懼交加之下,險些墜落下馬,可見渾河之戰的慘烈。所以,臣以為,現在建奴大軍已經是強弩之末,有漢威軍在,戰事必有轉機!遼東戰局還沒到山窮水盡的時候。”
這時,魏忠賢笑了笑,說道:“黃尚書,雜家以為遼東戰事關乎國運,萬萬不可掉以輕心,咱們身為臣子的,可不能報喜不報憂啊!”
黃嘉善皺了皺眉頭剛要說話,卻聽到天啟帝問道:“伴當,此話怎講?”
魏忠賢陰笑著,說道:“啟稟陛下,現在雖然建奴兵力折損不少,但是依舊擁兵數萬,實力不可小覷,特別是攻佔了瀋陽、遼陽兩座堅城,可謂是進可攻、退可守,而且建奴大軍攜大勝之威士氣高漲,其兵鋒依舊犀利。反觀劉總兵所部,雖然漢威軍十分精銳,而且兵力雄厚,但是面對擁有堅城的數萬韃虜,劉總兵真的能夠輕易取勝嗎?況且,現在遼陽、瀋陽失守,漢威軍已經失去了救援目標,周圍各城守軍自保有餘、支援無力,關內運往遼東的糧草線又達到了千里之遙、運輸艱難,劉總兵現今可謂是進退失據了!黃大人啊,現在劉總兵和建奴大軍應該是旗鼓相當的,咱們要想的應該是如何破局,您說呢?”
黃嘉善聞言一時語塞。
天啟帝聞言暗暗心驚,便有了撤兵的打算,畢竟現在大明的精銳只剩下漢威軍了,決不能夠再有什麼閃失了,否則將來如何翻盤?
於是,天啟帝說道:“朕看,不如就讓劉總兵先撤回來吧,等到朝廷徵調大軍之後,再整軍出征遼東也不遲。”
話音剛落,葉向高、魏忠賢、黃嘉善三人便異口同聲的說道:“陛下萬萬不可!”
天啟帝微微一愣,問道:“為何不可?”
葉向高首先說道:“陛下,現在瀋陽、遼陽失守,戚家軍、白桿兵全軍覆沒,以至於遼東震動、京師震動、天下震動。朝廷絕不可在這個時候撤軍,否則的話軍心士氣必定會大打折扣,天下百姓也會議論紛紛的。”
魏忠賢接著說道:“陛下,估計奴酋現在是志得意滿了,如果陛下服軟撤軍的話,那就會助漲了奴酋的氣焰,將來建奴一定會變本加厲、越發的肆無忌憚的!”
黃嘉善則是直截了當的說道:“陛下,現在漢威軍已經抵達遼東,必須向建奴發起進攻,以遏制住建奴大軍的攻勢;而且朝廷還應該繼續從通州大營徵調軍隊赴遼,將遼東戰線基本固定在現有的位置上,防止遼東局勢進一步惡化。”
天啟帝沒有說話,只是低頭擺弄著手中的木雕仙鶴。半晌之後,天啟帝說道:“傳旨:命通州鎮總兵官劉雲威即刻進兵,伺機奪回遼陽、瀋陽;同時從通州鎮再徵調三萬漢威軍趕赴遼東!”
留守通州的袁明軒、陸英、孫元化在聽到遼東大敗,瀋陽、遼陽先後失守,戚家軍、白桿兵全軍覆沒的訊息之後,第一反應就是荒唐,之後便認為是建奴奸細在散播謠言。但是,當朝廷的增援旨意送來之後,所有人都沉默了,緊接著眾人心中便爆發出了沖天的怒火。
李天昊、王敢當、高宏光、趙開山、皇甫明諸將在第一時間找到了袁明軒、孫元化、陸英三人,紛紛要求率軍增援遼東。現在劉雲威所部的處境,只要是明眼人就能看出來,已經是進退兩難了,於是眾人都想前去支援。
袁明軒和陸英、孫元化顯然已經就再次出兵遼東一事商議過了,此時見大家群情激奮,便示意大家先安靜一下。之後,袁明軒和孫元化便示意陸英將三人商議的結果公佈一下。
陸英上前一步,看了看大帳中的同袍,說道:“陛下有令,通州鎮即刻集結三萬大軍赴遼,支援總鎮、決戰建奴,為戚家軍將士、白桿兵將士,以及為捍衛遼東而殉國的千千萬萬同袍報仇雪恨!”
“殺奴!”
“殺奴!”
“殺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