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想到這裡,二人便又想起了另外一個名字:劉雲威!漢威軍!
瞬間,皇太極和阿濟格的臉色都是變得煞白,彼此看了一眼,都從對方的眼神中看到了深深的恐懼。
突然,二人聽到前方傳來了陣陣歡呼,急忙望了過去,只見一部兩白旗士兵已經成功殺進了戚家軍大營了。
皇太極大喜道:“哈哈,那戚家軍終歸是兵力稀少,看來此戰就要結束了!”阿濟格也不搭話,直接帶著親兵趕到了前方,親自督軍猛攻。
此時,正在奮戰的戚金得知建奴已經攻進了大營,頓時吃了一驚,急忙指揮身邊的將士且戰且退,想要率軍退守中軍。誰知事與願違,前面的兩白旗建奴眼見勝利在望紛紛猛攻,根本不給戚金率軍後退的機會,雙方一直混戰在一處,無法後撤。
戚金隨即放棄了後撤的打算,和身邊的將士們一同奮戰殺敵,突然一名戚家軍將士從後面趕了過來,大聲說道:“將軍!童總兵殉國了!大營已經失守了!”
戚金聞言頓時感到心口一痛,緊接著一口鮮血便噴了出來。戚金深呼一口氣,神情悲憤的看了看周圍,見戚家軍將士只剩下一、兩百人了,便大聲吼道:“將士們!吾等生逢此戰、三生有幸,我等為國朝、為華夏戰死於此,事極榮光!隨我死國!”
說完,戚金直接衝向了前方無邊無際的建奴大軍,所有的戚家軍將士也是緊隨其後,紛紛跟隨主將發起了最後一次衝鋒。
激烈的廝殺聲過後,戚家軍將士全部倒在了血泊之中,戚金身受十幾處創傷,胸口插著十幾支羽箭,用戰刀戳在地上支撐著自己,不讓自己倒下去。
而周圍數百建奴合圍了上來,無數把兵器遙遙指著戚金,卻是沒有一個人敢上前。
戚金輕蔑的看了看周圍的建奴,突然大吼一聲:“漢威軍!為戚家軍報仇!殺盡建奴!”
說完,戚金猛地拔出了戰刀,再度衝向了前方的建奴大軍,在擊殺了兩個建奴之後,倒在了血泊之中。
努爾哈赤在兩白旗剛一攻進戚家軍大營的時候,便急忙調集了兩藍旗大軍前去增援。
隨著建奴增援大軍的加入,剩餘的戚家軍將士寡不敵眾終於潰敗,總兵陳策和二十名家丁一同力戰殉國,僅存的上百名戚家軍將士全部聚集到了中軍,準備拼死一搏。這時,建奴萬矢齊發,張名世、袁見龍、鄧起龍等將領連同一百餘名戚家軍將士全部戰死。
至此,激烈的渾河大戰結束。前來支援瀋陽城的戚家軍、白桿兵共計七千餘名將士全軍覆沒、無一生還。
而此戰中,建奴大軍也可謂是慘勝,努爾哈赤總共調集了兩紅旗、兩白旗、兩藍旗、鑲黃旗將近八萬大軍,以及三十餘門火炮,以絕對優勢兵力猛攻明軍兩天。雖然最後取得了勝利,但是建奴前後損失了雅巴海、布哈、孫扎欽、巴彥、雅木布里、西爾泰、郎格、敦布達哈、木布、祿汪格等戰將;七旗大軍共計有一萬四千餘人戰死,傷者更是高達兩萬人,雖勝尤敗!
後來渾河之戰的情況傳回了京師,朝中大臣無不感慨:"是役,國朝以七餘人抵擋建奴數萬眾,雖力屈而覆,但為遼左用兵以來第一血戰."
這場驚天動地之戰,也引起朝鮮人的極大觀注,時任滿浦僉使的鄭忠信向李朝報告中寫道:“虜中言守城之善莫如清河,野戰之壯莫如渾河!虜之死傷亦遠勝於明軍,虜至今聞戚家軍之名依舊膽寒。”
而在得知各旗具體的傷亡情況之後,皇太極、代善、阿濟格、阿敏、莽古爾泰臉色煞白,心中彷彿像是刀絞一般;而努爾哈赤更是心痛不已,一張長臉一陣白一陣紅,許久沒有說一句話。過了一會兒,努爾哈赤猛然劇烈咳嗽了幾聲,然後只覺得喉嚨一甜,竟然咳出了鮮血!
周圍眾人見狀悚然心驚,急忙將努爾哈赤攙扶下馬,扶到一旁休息。努爾哈赤坐了下來剛剛緩了緩一下,喝了一口水順了順氣,就接到了一個非常危急的訊息:“明國通州鎮總兵官劉雲威已經率領三萬漢威軍越過了海城衛,正在朝著遼陽城全速趕來,最多兩日之後便可抵達遼陽城下!”
皇太極急忙問那斥候道:“漢威軍軍容如何?”
“十分雄壯!其軍勢絲毫不亞於戚家軍!”
努爾哈赤聞言猛地又是喉嚨一甜,強自忍住之後,大聲叫道:“全軍即刻開赴遼陽!明日傍晚之前,不計一切代價攻下遼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