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時辰之後,殺聲震天的戰場便歸於寂靜了,只剩下長水營將士打掃戰場的身影,再也看不到一個活著的蒙古人。戰場上到處都是蒙古人的屍體和死去的戰馬,可謂是遍地屍骸,恐怖異常。
此時,溫破虜正坐在一塊大石頭上休息,心中正盤算著長水營接下來的行動方向。
過了一會兒,溫破虜抬頭看了看天色還早,便決定大軍不作停留,待到打掃完戰場之後,立刻率領大軍將士進入馬玉山,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兵臨大寧城下。
“既然大寧城內的蒙古守軍派出了這支兩萬人的鐵騎大軍南下,就說明大寧城內的蒙古守軍兵力雄厚,至少能夠在不影響防守的情況下分出兩萬鐵騎來!所以,我必須要出其不意進行奇襲,否則此戰就真的不好打了!”
打掃完戰場之後,溫破虜一面集結鐵騎大軍,一面在心中暗暗想著,爭分奪秒的率領長水營將士全軍集結,只用了很短的時間就重整陣形,然後率領四萬餘名鐵騎將士一頭扎進了馬玉山之中。
馬玉山是大漠之中非常有名的一座大山,呈東西走向,在大漠上綿延數百里,就橫亙在大寧城和哈喇河之間,時北上大寧城的必經之路。
雖然馬玉山不像中原的名川大山那樣高聳險峻、崎嶇難行,而是整體都比較平緩,甚至一些山地只是地勢比較高的大丘陵,鐵騎大軍完全可以通行。但是即便如此,長水營將士的前進速度也無法太快,只能在馬玉山中儘可能的加快速度前進。
對此,溫破虜的心中四分焦急,那南下的兩萬蒙古鐵騎已經被長水營將士全殲,如果駐守在大寧城的蒙古大軍長時間收不到那兩萬蒙古大軍的訊息,一定會心中起疑,並且在大寧城中加強防備的,到時候奔襲可就要變成強攻了!
接著大軍暫時休息的時候,溫破虜依舊是盯著地形輿圖看了又看,此時長水營大軍已經翻過大半個馬玉山了,按照眼前的行軍速度,長水營將士再有三天時間就可以走出馬玉山,趕到大寧城以南的原野上。
“三天之後,就是大軍奔襲大寧城之時!”
溫破虜收起了地形輿圖在心中暗道:“到時候就看將士們的了!”
就在溫破虜率領長水營將士翻越馬玉山的同時,駐守在大寧城內的外藩蒙古首領也是吵翻了天。
原本率軍南下的外藩蒙古共有二十八部,但是此前已經有十九部首領率領麾下大軍合計二十萬鐵騎南下,前去攻打白馬川切斷明君退路了。此時駐守在大寧城內的外藩蒙古首領只有九名,再出去被溫破虜率軍全殲的巴彥之外,就只剩下八名外藩蒙古首領了。
此時,這些外藩蒙古首領爭論的焦點,就是已經和大寧城失去聯絡三天的巴彥所部,到底出現了什麼情況!
在巴彥率軍南下的時候,眾人已經商議好,兩萬南下鐵騎每隔一天便要派人返回大寧城報個平安,同時回報前方的情況,以便讓大寧城內的眾首領心中安穩。
但是此時巴彥所部就好像是從人間蒸發了一般,消失得無影無蹤了,這讓守在大寧城內的八名外藩蒙古首領心中忐忑不已。心中隱隱存在的恐懼感讓眾人的脾氣都變得異常火爆,一句話談不攏就讓眾人吵成了一團。
一名矮壯的首領大聲怒吼著:“我早就說過不要南下,那些漠南各部想要和大明開戰,就讓他們自己去好了,咱們外藩各部不要來趟渾水,可是你們沒有一個人聽我的!現在好了,前線的二十萬鐵騎還沒傳回來訊息,現在連南下支援的兩萬勇士也不見了蹤影!”
另一名大臉小眼的首領冷笑一聲,指著那名矮壯的首領說道:“現在你知道訓斥我們了?那你為什麼也率領八千鐵騎和我們南下了?還不是想要南下來撈油水!”
兩人馬上就吵成了一團,誰也不服誰,大有演變成武鬥的趨勢。
而其餘的六名首領也是“捉對廝殺”,整個大帳之內都是吼聲連連,讓把守在外面的蒙古士兵驚恐不已,不知道到底出了什麼事情,讓這些高高在上的部落大人如此爭吵?
中軍大帳內的八名外藩蒙古首領從下午時分一直爭吵到了入夜時分,依舊沒能爭吵出個所以然來。眾人都是各持己見,有的首領主張立即將南方前線的二十萬鐵騎撤回來,大家一起返回外藩蒙古;有的首領主張留下一部兵馬繼續堅守大寧城,其餘的大軍全部南下,和明軍決一死戰;有的首領猶豫不決,在各種意見中左右搖擺不定。
最終,八名外藩蒙古首領不歡而散,各自返回了自己的大帳之中暫時休戰了。
入夜之後,整個大寧城都陷入了寂靜之中。
此時的大寧城早已經不是大明設立大寧督司時的繁華城池了,此時的大寧城只剩下四週年久失修的城牆而已,城池之內的房屋建築早就被蒙古人全部拆除了,房屋的木料都被蒙古人拿來燒火取暖燒掉了。
而駐守在大寧城內的八萬蒙古鐵騎以及二十餘萬蒙古各部族人都是住在一頂頂的蒙古包裡,將大寧城當成了一個有城牆的放牧之地,根本就沒有一個城池的樣子!
這也是胡人和漢家兒郎的區別,與漢家兒郎不同,胡人從來不知道生產創造,從來不知道經營發展,只知道破壞、搶奪,讓一切的美好事物化為廢墟,讓一切的先進事物變得倒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