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那名小太監將手中的一封書信遞給了王承恩,然後說道:“啟稟公公,這是破軍伯派人送來的親筆奏表!”
王承恩聞言大驚失色,此時也顧不上去給陳新甲傳遞崇禎帝的旨意了,拿起劉雲威的親筆奏表轉身就回到了御書房。
“陛下!破軍伯的上表!”
崇禎帝聞言猛的站了起來,一把接過了王承恩遞過來的奏表,幾下就開啟了書信,剛看了一會兒就氣得暴跳如雷。
“罪臣劉雲威萬死上奏:
自臣率軍北上遼東之後,我徵遼大軍數十萬將士便一路浴血奮戰,終於不負聖望剿滅滿清,規復遼東都司及奴兒干都司故地。臣能成次大功,實則上天不棄皇明,萬民未忘華夏!
然雖有將士撒血、邊民搏命,亦不敵國之奸佞!
臣自萬曆四十七年隨祖父、先父出征薩爾滸,於遼東血戰滿清韃虜數十戰,我皇明各軍將士亦是捨生忘死、浴血奮戰,有我漢家兒郎前赴後繼,數十萬將士馬革裹屍、
戰死沙場,才有今日盡滅滿清之全功!
而朝中東林逆賊不願國朝將士立下功勳,每每於大戰之際興風作浪!
先有東林黨人方從哲剋扣大軍錢糧,不發將士兵甲,後有東林黨人楊鎬恣意妄為,以至於十餘萬將士命喪薩爾滸,滿清之禍再無可制!
其後,渾河之敗乃至遼東淪陷,皆因東林黨人禍亂朝綱、黨同伐異,致使遼東局勢一再敗壞。幸皇天不負,才有今日收復故土之功。
今日之事,我皇明已有中興之勝機,數十萬將士枕戈待旦,不日便可殲滅蒙古諸部、朝鮮國,此乃我皇明自成祖以來未曾有之武功,更是陛下齊天洪福!
值此大軍出征前夕,臣得到密報,朝中東林黨人竟然不顧國家危亡、百姓生死、陛下宏願,暗中議定我大軍分兵出征之際斷我糧草、竭我兵甲,企圖使我數十萬將士命喪胡境,使我大明重蹈土木堡之變,以防止有功將士晉身朝堂,以保證東林黨人把控朝廷之權柄!
臣常聞一家之害在於小人,一國之害在於奸臣!我大明曆經風雨三百年,今日在陛下勵精圖治之下才有今日中興局面,而東林黨人卻如狂犬亂吠一般禍亂朝綱,此乃國之奸佞、漢之逆賊!
故,臣為保陛下之權威、百姓之期盼、大明之社稷,特啟稟十餘萬分路南下、進京勤王!
一者,上慰陛下、下安黎民;二者,剷除奸佞、匡扶朝政;三者,掃清後路、舉兵北伐!
臣將不日進京,親自負荊請罪覲見陛下,待到東林奸佞伏誅之後,臣將盡起薊遼督師府下轄各鎮大軍,兵分兩路出征蒙古諸部以及朝鮮國,為我皇明開疆拓土、拱衛邊疆!
至於臣,也將在有生之年常駐邊塞之地,永生不再南下進關,終生為我皇明守土開疆、掃平四夷!”
崇禎帝看完了劉雲威的這封奏表,已經氣得七竅生煙、渾身發抖。旁邊的王承恩見狀也是眼皮直跳、膽戰心驚,小心翼翼的問道:“陛下,破軍伯在奏表中說了些什麼?”
誰知,崇禎帝卻是沒有理會王承恩的疑問,而是突然大聲咆哮了起來:“把周延儒和陳新甲給朕叫來!馬上!”
王承恩看著崇禎帝那猙獰的臉色,嚇得連連應是,急忙手忙腳亂的跑了出去。剛一跑出御書房,王承恩便對門外的幾名小太監大聲吼道:“快去將閣老周延儒、兵部尚書陳新甲請來!”
那幾個小太監平日裡哪裡見過沉著冷靜的秉筆大太監王承恩如此慌張失措,全都愣在原地一時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王承恩見狀氣得咬牙切齒,衝上去一腳一個,一連將三個小太監踹得人仰馬翻。
“還不快去!都不想活了?一個個的要是腿腳慢了,小心雜家砍了你們吃飯的傢伙!”
那幾個小太監此時才如夢方醒,頓時做了鳥獸散。
看著那些小太監的身影,王承恩在心中一陣哀鳴:“破軍伯啊!你可是把天給捅了一個大窟窿啊!”
https:
.。手機版閱讀網址: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