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聞言急忙上前詢問。
周延儒呵呵一笑,說道:“順水推舟!”
眾人依舊不解,問道:“何為順水推舟?”
“諸位還記得土木堡之變否?”
眾人聞言皆是大驚失色,土木堡之變可是國朝的一個轉折點!朝廷上的武勳集團在土木堡之變中幾乎死絕,自此之後大明的朝政便由文官集團徹底把持住,並且在大明上下形成了文貴武賤的局面,徹底改變了大明將近兩百年的政局,影響至今!
只是,土木堡之變和眼前的政局有什麼關聯嗎?
眾人依舊是一知半解。
周延儒見眾人還是不明白自己的意思,倒也不急惱,而是繼續說道:“老夫想,那劉雲威想要蕩平滿清,徹底收復整個遼東,那就順數推舟助他一臂之力!可是,滿清滅亡之後呢?要知道,在滿清強盛之時,蒙古諸部和朝鮮都是其藩屬,那就是從犯!滿清既亡,蒙古和朝鮮豈能無罪?屆時,老夫還需要諸位的幫襯,滿朝文武力薦陛下,讓那劉雲威率領疲敝之師出征蒙古、朝鮮,將大戰繼續打下去!”
說到這裡,所有人都明白了!
數十萬漢威軍、蕩寇營將士浴血奮戰滅亡了滿清、收復了整個遼東之後,還能剩下多少兵馬?到時候徵遼大軍肯定是傷亡慘重、人困馬乏!
在這個時候,命令徵遼大軍兵分兩路繼續出征蒙古大草原,以及三千里朝鮮,劉雲威麾下的漢威軍、蕩寇營肯定會再次經歷連番血戰,屆時還能有多少兵馬活下來?眼看將會再次崛起的武勳集團必定會徹底覆滅!
至於征討蒙古和朝鮮之戰的勝負,已經大明是否還能支撐得起兩場大戰,是否能夠承受得起土木堡那樣的打敗,這些問題已經不是周延儒和那些東林黨官員想要考慮的了,因為在他們的心中,黨爭是第一要務,至於大明會不會因此而亡國,沒有人會去擔心!
周延儒將自己的計劃部署妥當之後,整個東林黨一系官員都是心照不宣的忙碌著,看上去似乎所有人都將黨爭放下了,轉而全力為大明而奮鬥,就連崇禎帝和陳新甲都被迷惑住了,甚至為此而欣喜不已。
海州衛城。
劉雲威率領大軍將士駐紮在此已經十幾天的時間了,在這段時間裡,朝廷多方籌集來的錢糧兵備漸漸匯聚了過來,再加上劉雲威從鄭之龍那裡籌集到的錢糧,整個徵遼大軍的糧草輜重已經非常充足,大軍之中的錢糧完全能夠支撐將士們繼續奮戰三月有餘!
大軍在海州衛城休整的這段時間,劉雲威並沒有閒著,而是命令袁明軒積極探查滿清殘部的動向,不但是遼陽城和瀋陽城方向,甚至連赫圖阿拉那邊都派去了大量的夜不收和探子。顯然劉雲威已經下定了決心,不給滿清任何苟延殘喘的機會!
不過,面對如此大好的局面,劉雲威的心中也依然有些憂慮。
前往京師報捷的程世勇回來之後,向劉雲威稟報了一個令人費解的訊息:朝中的東林黨在內閣首輔周延儒的率領下,正在全力配合遼東戰事,甚至比兵部尚書陳新甲還要賣力。
這樣的情況,讓素來對東林黨沒有什麼好感的劉雲威,感到了一絲擔憂。畢竟,東林黨是什麼樣的嘴臉,劉雲威心中再清楚不過了,那些大忠實奸的東林黨官員,絕不會如此作為,他們不來拖後腿就已經是老天開眼了,又怎麼會全力幫助自己滅亡滿清?
劉雲威越想越擔心,便和袁明軒商議了許久,但是二人始終猜不透東林黨有何目的。於是,劉雲威便找來了程世勇,命其帶上得力的手下,再去一趟京師,暗中查探一番,看看東林黨是否有什麼陰謀。
接到命令之後,程世勇當天便帶人離開了,一行人皆是便裝,看上去就像是常年行走的馬隊一般,十分不顯眼。
出了海州衛城之後,程世勇一行便直奔山海關而去,僅僅用了十天便趕到了京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