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明風雲錄
第九卷 滔天巨患
第四章 八方動盪危急至
第一節 東征西討的清軍
崇禎三年(滿清天聰三年)正月,京師。
自劉雲威接到聖旨之後,當天便集結了大軍,率領漢威軍標兵營和越騎營六萬將士一路疾行,會同王承恩一行人馬直奔京師而去,只用了十五日便趕到了京城。
劉雲威將六萬漢威軍將士安頓在了西直門外,自己還沒來得及休息一下,便和王承恩一同進了城,朝著宮中趕去。而此時,崇禎帝已經召集了文武百官,正在太和殿召開朝會,緊急商討遼東局勢的對策。
就在劉雲威率軍征討流賊大軍的同時,皇太極抓住了這個千載難逢的大好時機,下令滿清全部兵力兵分兩路出擊,同時征討蒙古林丹汗以及朝鮮國。
對此,明廷和薊遼督師府都是十分關切,對清軍的動向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進行探查。
就在不久之前,崇禎帝收到了錦衣衛急報,得知了兩個非常不好的訊息:
“據報:半月之前,蒙古林丹汗在成吉思汗陵舉行了繼承儀式,集中了能調動的所有蒙古鐵騎,共得兵二十萬,率軍東征科爾沁,準備懲罰科爾沁、扎魯特、巴林、奈曼、敖漢、喀喇沁、土默特、翁牛特、阿蘇特等或明或暗投靠滿清的部族。對此,滿清偽帝率領兩黃旗、漢軍兩黃旗,以及科爾沁、扎魯特、巴林、奈曼、敖漢、喀喇沁、土默特、翁牛特、阿蘇特等部蒙古鐵騎共計十萬大軍西進迎戰。雙方戰于都魯河西岸,林丹汗大敗虧輸,後率領殘兵撤至漠北喀爾喀,而清軍隨後窮追不捨,林丹汗被迫繼續向西逃竄,一直逃到了哈密衛一帶,並南渡黃河抵達了大草灘。而皇太極則是率軍一路收降林丹汗部眾十餘萬人、潰兵數萬人,滿清威勢大漲。”
“據報:奴酋豪格、阿濟格率領十萬清軍東渡鴨綠江攻入朝鮮國,朝鮮兵將不能敵,連戰連敗。目前清軍正在圍攻王險城,朝鮮國王一連四次派人突圍求援,形勢萬分危急。”
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整個朝堂都陷入了沉默之中。大堂之上,崇禎帝滿面愁容,看著滿朝文武竟無一人為自己分憂,全都眼觀地、耳觀天,對於眼前嚴峻的形勢全然沒有半點辦法。
想到這裡,崇禎帝就滿心的怒火,朝著滿朝文武大聲怒吼道:“如今清軍傾巢而出、東征西討,林丹汗已經敗北,今後蒙古諸部不但無法成為國朝的助助力,反而有為滿清所用的危險,而朝鮮國也是危在旦夕。可是,對於如此嚴峻的形勢,我大明滿朝的文武竟然沒有一言半語,沒有半分對策,簡直可笑至極!”
可是,對於崇禎帝憤怒的咆哮,朝堂之上的文臣武將依舊是老神在在,眾人的臉上沒有半點愧色,依舊是沉默不語、低頭髮呆。
看著滿朝文武的嘴臉,崇禎帝氣得簡直要發瘋了一般,指著新任內閣首輔周延儒說道:“周閣老,你就沒有什麼話說嗎!”
只見周延儒急忙出列說道:“啟稟陛下,此番清軍兩路出擊,竟然敢同時攻打蒙古諸部和朝鮮國,確實是出乎臣的意料。但是,臣以為遼東的形勢也並非敗壞到不可救藥的程度,畢竟薊遼四鎮還有三十萬漢威軍駐紮著,陛下大可以下一道聖旨,命令破軍伯率軍出擊遼東,攻敵之後定可迫使兩路清軍撤軍。”
周延儒的一番話其實包括崇禎帝在內的所有人都能想到,只是三十萬漢威軍出征所需的錢糧從哪裡來?之前查抄晉商所得的錢糧已經大部分花在了西北戰事和賑濟流民身上,現在朝廷可是拿不出那麼多的錢糧。
現在出徵大軍是有了,可沒有吃穿錢糧照樣是無法派上用場。
崇禎帝見周延儒回答得十分得體,但是內容卻相當於沒說一般,不由心中有些不滿。但是,崇禎帝對於周延儒向來尊重,此時也不好表現得太過嚴厲,便耐住了心性,問道:“不知閣老可有籌集大軍出征所需錢糧的辦法?”
“臣沒有。”
周延儒回答得十分乾脆,說道:“對於這錢糧之事,老臣以為陛下可以問一下兵部尚書和戶部尚書,也許兩位尚書大人有辦法也不一定。”
話音剛落,兵部尚書熊明遇和戶部尚書侯恂都是眉頭一皺,微微看向了內閣首輔周延儒,神色之間都有些不滿。
但是二人被周延儒的話趕得沒了辦法,只能紛紛出列回應崇禎帝。
熊明遇出列說道:“啟稟陛下,自從闖賊高迎祥聚眾反叛以來,兵部就急忙調兵遣將平定叛亂,此次大戰共調集精銳大軍十餘萬,所花錢糧數以百萬計,兵部已經沒有錢了,實在沒辦法再出錢用於遼東戰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