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門途中,護送皇太孫的隊伍遭遇埋伏,皇太孫的侍衛拼死護主至懸崖湍流,進退維谷之際,帶著他跳崖,九死裡賭求一生。
目睹陰謀者盡死,事實真相便憑造局者自由編說。
訊息傳回京,謀殺遂成了沉船。
皇太孫遇難,屍骨不尋,太子妃悲痛難忍,一病不起,皇後也懶於後宮事,禮起了佛。
此事於此告一段落。
然,天無絕人之路,並贈機緣巧合。
跳崖求生的鐘離與燊在忠誠的侍衛的守護下,終遇一線生機。
且說鐘離與燊和侍衛在急流裡漂了一天一夜,到了一處平流地。
奮身上了岸,經歷無數險局,彼時卻身受重傷無法禦敵的侍衛擔任起了照顧幼主的一盡責任。
那時的鐘離與燊也是重傷恍惚,生死邊緣。
侍衛帶著他盡量遠離繁市、官差,避免被敵人繼續追殺。
逃亡路上,侍衛碰上了四處遊醫的一位少年郎中,在自知命已枯燈的情況下,他向郎中連磕響頭,求他一救。
性情孤傲的郎中見兩人傷痕累累,一眼即知對方不是尋常百姓,因故冷眼問詢二人來歷。
起初,侍衛不願說實話,怕對方小人行徑。
郎中不耐煩,甩袖轉身。
侍衛急忙又抓住他,交代了身份與遭遇。
郎中聽聞對方是皇室中人,還是權利中心的倒黴蛋,頓時倒吸幾口涼氣。
說為難。
侍衛又磕,再求。
郎中還是不願。
直至侍衛拔蠟吹燈倒了下去,年紀輕輕就一身古怪毛病的郎中才勉勉強強把他至死馱著的半大孩子提溜進自己居所,為其療傷。
救活了孩子,轉手他就將其丟給自己的一個朋友,說:
“喏,你不是愛找麻煩嘛,這個大麻煩送你了。不要對本公子感恩戴德,日行一善是本公子一生使命。”
救下鐘離與燊的人便是問思歸,而他的那個朋友不用懷疑,正是公子宿嶼。
宿嶼接手了鐘離與燊的照料事務後,問過他的意願,為其改名為離,又問他的志向、目標。
離說:“我心無欲山河權,我身卻葬山河間。皇權容不得我一生天,便教我有機會能掀了那片金光燦燦,踏爛那一顆顆醜惡的黑心肝。”
離下定決心,宿嶼之後便耐心教他本事。
離出身皇族,又是太子之子,國母愛孫,學問禮教自不用說,一定是頂好的。
所以宿嶼能教授他的,僅有武學一樣。
由於宿嶼時常不在竹月深,離能得到指點的機會少之又少,更多時候,他都是拿著宿嶼給他的各種標記過心得的秘笈自己練習。
他到天獄山時,竹月深才創立不久,山隅中人物尚少,等到竹月深四隅事務分配逐漸成熟,南執令使淵掌管了南窨,他的武功又在南執令的悉心點撥下突飛猛進,足可與南窨其他的高手比肩。
隨著時間推移,天賦異稟且勤奮刻苦的離甚至趕超了許多南窨的武學前輩。
皇太孫“死”於刀光劍影,自此感悟出弱肉強食的生存之道,若無能力自保,重生為離的鐘離與燊不會輕易提複仇。
找血緣仇敵報仇的事只好暫置,從長計議,伺機行動。
一朝入了竹月深,一切行動都必須遵從公子安排,私仇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