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柳氏做好早飯,讓孩子們吃完飯,拿乾淨的麻布包好燕窩出門了。
柳氏花了兩文錢坐村裡的牛車到了鎮上,直接去以前去買過藥的保和堂。
保和堂此時看病的人不太多。她去櫃檯前問抓藥的夥計,這裡收不收藥材。
夥計說,得看藥的品質,他得去問掌櫃。
沒多大會兒,柳氏等來了掌櫃。
一個八字鬍的中年人,一身藍色細棉布衣袍,走到柳氏身前,“我是掌櫃,姓楊,夫人貴姓?要賣什麼藥?”
“夫家姓沈,楊掌櫃,這藥貴重,借一步說話。”
楊掌櫃帶柳氏去了後院待客的堂屋。
柳氏小心翼翼的將手裡提的包裹放到一張桌子上開啟。
楊掌櫃湊上去一看,“這,這是燕窩?”
他小心托起燕窩檢視,“這燕窩雜質少,品相不錯,沈夫人打算賣多少錢?”
柳氏心想幸虧她大閨女早提醒過她坐牛車時好好護著,不然燕窩都碎成渣了。
“我以前買藥都是來你家店買的,藥價格實惠品質又好。想來掌櫃的也是個實在人,肯定也不會誆我這個沒見識的婦人,你說個實在價吧。”
楊掌櫃嘆了口氣,這婦人口才真是不錯,讓他都不好意思說太低的價,“咱這裡每兩最多給你二兩銀。若你實在不能接受,也可以去別家問問,估計別家也不會比我家高多少。”
柳氏心想這價格也還能接受,決定賣了。
楊掌櫃笑呵呵道:“沈夫人,若還有這般品質的貨,儘管放心拿來。多多益善。”
銀貨兩訖後,柳氏走出保和堂,去糧油店買白麵和糖。
等中午時她才回到家,沈雲瑤和弟弟妹妹剛喝完菜湯吃完餅子,三人正坐在院子裡蘋果樹蔭下聊天。
柳氏把兩包糖塞到沈雲瑤手裡,“你要的糖,燕窩賣了二兩銀。”
沈雲瑤估摸了下這裡的購買力,覺得這價錢也算合適。
“娘,我們一共四十盞,改日再賣二十四盞,剩下十盞自己吃吧?咱們全家人補一補。看看咱們一個個面黃肌瘦。掙錢不就是為了吃穿。補一補讓身體健康也是在省錢。”
柳氏有點捨不得,十盞可是值快二兩多錢,“咱們賣掉買肉也是可以補的。畢竟豬肉才二十五文一斤。”
“那就留四盞。既然有這東西,我們自家也嚐嚐味兒。”沈雲瑤不得不妥協。
“行,那就這麼定了。這下可以再進賬十兩。你是家裡的大功臣。娘這就去給你熬一碗燕窩,正好給你補補。這燕窩怎麼做?”
“把燕窩上的毛什麼的摘下來,再拿涼水泡發,洗乾淨就加些水煮。”
柳氏拿了一盞燕窩出去了。
沈雲瑤叫來大弟,讓他找村裡可靠的小孩子幫忙撿白石頭,每撿一百塊給兩顆糖。只要指定的白石頭,別的不要。
昨天弟弟妹妹撿的石頭有個別的根本不是靈石。
沈雲浩苦著臉,“姐,難道我們昨天做的不好嗎?為啥讓別人撿,還給糖?”
當然是因為姐姐我想早點進空間看看,這話當然不能說。
沈雲瑤捏了捏他臉,“還不是怕你們累著。今天你們就別撿了,看著他們撿,省得他們撿錯。你們每個人也有兩塊糖。拿著這包。這一包裡應該有三四十塊糖。應該夠吧?”
原來如此,沈雲浩心裡熨帖,“夠了,夠了,謝謝姐!”拿糖包揣進懷裡跑出去了。
河邊洗衣服的村民看到了奇景,一群孩子在河邊撿白色石頭。
沈雲瑤二爺爺的唯一兒子沈高雄,娶的鄰村石莊的石氏,她向來是村裡嘴碎的,好奇地問孩子們:“撿這石頭幹嘛?”
小孩兒們才不管這石頭是幹嘛用的,只要能換糖吃就行,都回答不知道,能換糖。
於是,石氏跟一起洗衣服的人猜測這石頭怕是不可多得的寶貝,以前沒人發現這石頭能有什麼用。
這一下午村裡更是出現傳言,現在沈高峰家的大閨女發現這石頭是寶貝開始收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