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常樂看著心裡癢癢,自然是想試試的,於是直接用系統突破一萬積分、十萬積分的成就獎勵,直接選定了兩本評書的技能書。該設定詳見第三十章,第一次自選京劇技能書)
兩本技能書一用,沈常樂的腦海中,對於單口相聲和評書的的領悟瞬間提高了一大截。
以前如果說僅僅是快達到李九椿的實力,如今一下子便已經超過壯壯等人,開始向著那尊貴的坑神王座進發了。
當然也正是因為這份實力能耐,沈常樂才敢登臺正式的說單口。
張九秦和劉筱霆低頭再仔細一看,瞬間又是再次倒吸了一口涼氣,只聽見嘶嘶嘶的聲音不知道還以為那個地方動物園沒關緊,把蛇放出來了一樣。
“常樂你…………你確定要說這個啊???不會是翻錯頁了吧???”張九秦不禁再次確認道。
沈常樂笑笑道:“就是這個《鬥法》!!!”
單口相聲《鬥法》又名叫《山東鬥法》,是一段典型以說逗見長的倒口類傳統相聲。
而這段經典到,可以說相聲界擅長使單活的名家差不多都說過這段,像眾所周知的有馬集馬老師、徐德奎老師甚至是沈常樂的乾爹郭桃兒。
但是其中以劉寶芮和常連桉第一代小蘑菇,也就是相聲世家常家的源頭)二位老師甚至說大師的表演最受推崇,其作品流傳度也最為長遠。
而如果兩者對比,兩位大師的版本從鋪綱手法到人物開臉上都有明顯的不同。
而從風格來說,劉大師的單口更傾向於說,短短几句話就留給人無數的想象空間,鋪墊細膩包袱笑臉回味無窮。
而常大師則是說演並用,一邊說,一邊還還時不時的透過適度誇張的肢體表演來詮釋角色。
然而這兩位單口大師的單口包括這段《鬥法》其實都是出自同一位相聲大師的傳授,他就是一代宗師張壽臣先生。
劉寶芮大師是張壽臣門下得意弟子,在眾弟子中出色的繼承了恩師“單口大王”的美譽。
甚至一度被觀眾視為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據說張壽臣在傳藝這個段子時也是一句句喂出來的,一切的精華都在裡面傾囊相授。
而常大師雖然也是口傳,不過其中畢竟沒有那麼精細,再加上常大師自己的後期處理發揮,反而形成了自己獨立的風格。
而這樣的一段經典作品,沈常樂甚至都沒有學過,又是為什麼敢膽大包天的去說???
那是因為贈予沈常樂這本筆記的田老,就是張壽臣大師如今唯一在世的徒弟!!!
喜歡追夢德雲從車禍汾河灣開始請大家收藏:()追夢德雲從車禍汾河灣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