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他要麼選擇帝位要麼離開,絕對不可能選擇司馬傾城。
最終明居海寧願離開,也不要帝位,已表明其很難做出陰謀詭計,像先前司馬新城之中發生了事情。
如果真能夠做出,那他直接繼承帝位,再徐徐圖之就行,何必離開大周。
這是人人都可以想到的事情,也是周帝對明居海看重的原因。
“大帝恕罪,兒臣一時糊塗!”明居山乞求起來。
他知道自己一時失策,這是捅到了馬蜂窩。
哼!
大帝威壓不減,無非冷哼不止。
他暫時沒有處理明居山,其下的皇子諸皇立即知道了什麼意思。
紛紛求起情來。
人人也都知道,明居海初回,想和以前一樣碾壓諸皇子沒有可能,大帝肯定也要觀察一番。
“劍皇何在?”大帚已開口道。
劍皇走出殿前。
“看護七皇子,讓他輕易不得離開大周,至於面見我不談也罷。”大帝給了個劍皇一個釘子。
“臣領旨!”劍皇趕緊答應。
其與法皇對視一眼,卻無憂有喜。
常理之下就算明居海回來還有繼承希望,也得重罰才是。
現在幾乎是忽略不計,那隻會說明明居海在大帝心中的地位幾乎不敗。
所謂的面見不談,估計也就極短時間,這事情穩了。
“還有你,王妃自找麻煩居然遷怒商會的人,你現在可以調查那個生事之輩,但司馬族之事有我處置,與你無關。”大帝又對泰山王威壓道。
“兒臣明白了。”秦山王冷汗津津,當下其人已完全失智。
除了聽從之外,哪裡還敢辯駁。
不過下面明事理的強者倒是知道大帝的意思。
壓制司馬家非不能為也,而是得看時機。
因為泰山王而壓制司馬家,等於在帝位繼承權上傾向泰山王。
而周帝只可能將這一權柄掌握在自己手上,到時候司馬傢什麼結局,主要看明居海的心念,甚至聽不聽從安排。
他人絕對不能參與其中。
“散了吧。”周帝再度淡淡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