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晚些時候,北都向全世界發表公開宣告:即日起,北都將在盟軍框架之下,向加入盟軍的國家,提供不附帶任何政治條件的有償軍事援助。
需要援助的地區,可在會後與外事部門聯絡,北都將在穩定國內局勢之後,視情況展開行動,細節可與外事部門佯談。
北都的宣告頓時引爆輿論,各種聲音紛至沓來,有讚揚的,有抵毀的,也有冷嘲熱諷的。
但北都就像聽不到外界的聲音一般,對這份宣告不做任何解釋。
想知道細節?找外事部門去!
任海生都不知道說什麼好了,私下裡問林學棟:“你就不怕沒人申請?”
這麼大的國家,那麼強的宣告,要是無人問津,那可就丟大人了。
“沒事兒!”林學棟一點都不擔心。
無人申請,相當於在中米之間做出選擇,還省事了呢。
但現實的情況是,宣告剛發出去不久,來自各國的代表就差點擠爆了外事部,就是不需要軍援,也都跑過來旁聽看熱鬧。
現在是沒這個需求,萬一將來有呢?
在都所有外事人員都被動員起來,他們組成若干個談判組,與來自全球各地的代表一一全會面。
限於條件,當場會面的少之又少,絕大多數都是遠端聯絡,雙方秘密磋商各種條件。
不管來自哪裡代表,第一個問題全都直指核心:何為有償?
考驗外事人員能力的時候到了!
這個時候,絕不能把條件講出來,而且是與對方深入的交流,以各種方式旁敲側擊,直到摸清對方的底限。
在此期間,外事人員可以答應一些不涉及根本問題的條件,比如,用含糊其辭的方式答應出兵,但具體時間不能說的太明確,只能反覆提起軍援的條件,比如費藥補充、物資補給、人員薪資、扶恤支出、裝備磨損等等。
基本上就是看人下菜碟,戰前和北都的關係越好,給予對方的條件就越優厚,
等磋商結束,負責談判的外事人員再把情況匯總起來,交由軍方篩選。
沒錯,就是篩選,總不能每一個申請都答應吧?軍方即沒那麼強的實力,也沒那麼大的野心,搞出這麼一檔子事,完全就是為了噁心米國,最終只會支援有限的幾個國家,而且都在華國周邊,稍遠一點都不在計劃之內。
什麼?你說你們誠心邀請?
現在知道著急了,戰前幹什麼去了?怎麼不去找你米爹?
咳嗽,這話肯定不能公開說,只會在談判時以距離和位置為理由推諉拖延。
總之一句話,支援是沒問題的,只是現在條件不成熟,必須再等一等。
當然了,如果對方給予的條件足夠優厚,北都完全可以克服一點小小困難……地面部隊沒辦法,遠端支援還是沒問題的。
晚些時候,北都又發表了第二則宣告,著重說明一點:軍援並不限於此次畸變,如果雙方達成長期協議,一旦將來再度爆發大規模畸變,北都將第一時間提供遠端支援,幫助友邦抵禦恐人的入侵。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潛臺詞是什麼意思。
地面支援,必然開放領土,由北都派遣駐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