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戰場的形勢還可以,但零號基地一直都是恐人的重點目標,這一次也不例外。
殘破的零號基地依舊聳立在當初的位置,與幾個月前比起來,沒有任何變化……不,應該說,是比幾個月前更加破敗,一副徹底放棄治療的模樣。
但這只是錯覺,所有知道零號基地的人都清楚,它的重要性不在基地本身,而在基地上方的傳送點!
按說,北都應該利用這幾個月的時間視窗,把零號基地修復一新,甚至還要多多加強,以最佳狀態迎接即將到來的大戰。
可重建基地容易,但是建好之後呢?需要投入多少兵力、多少資源,才能守住這個小小的基地?
雖然零號基地的幾次大戰,都是人類取得最終勝利,但一次比一次艱苦,一次比一次困難,上一次畸變已經把地面建築打殘,這一次造得再結實,又能堅持多長時間?
在這個節骨眼兒上,每一分資源都要用在刀刃上,所以,北都反其道而行之,與時間基地進行了幾次溝通,詳細瞭解傳送通道的特點之後,做出了暫不修復零號基地的決定。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放棄防守,而是將固定防守轉變為機動防守,發揮特遣隊員的機動優勢,而不是把所有人都束縛在那個小小的基地。
為此,特遣一隊進行了大量的準備,在四號地區隱藏了大批武器裝備,建立了數個秘密據點。
如今,基地看似不設防,可是從某個角度來說,又前所未有的堅固!
然而,不管做了多麼全面的準備,防守本身,就意味著處於劣勢。
經過幾次接觸,恐人已經摸清了人類的虛實,所以,恐人這一次也是有備而來,所有行動都有極強的針對性,壓根兒就不按套路出牌。
明面上,七次畸變與六次畸變極其相似,戰役的最終目的都是摧毀零號基地,再透過傳送點找到時間基地的位置。
不同之處在於二線軍團換成了精銳半機械軍團,二者的戰鬥力根本不在一個水平線上,所以,外圍的展開非常順利,軍方忙於應付半機械軍團的進攻,不論哪一個方向,都面臨著極其嚴峻的局面。
進攻零號基地的方式,也從當初的明火執仗,變成了現在的暗渡陳倉!
明面上,恐人沒有任何一支部隊向零號基地方向運動,暗地裡,卻有一批半機械部隊避開人類的視線,悄悄潛入四號地區。
精銳的另一種解釋就是數量稀少,原本不需要太多的穿越點,也不會出現範圍這麼大的畸變,純粹是為了掩護這支潛行部隊,才把規模搞得這麼大。
恐人認為,以畸變覆蓋行動涉及的所有地區,是有效避開人類的視線的最佳手段!
因為南疆地區的守軍早就撤光了,恐人的偏師一路坦途,順風順水地抵達四號地區。
但他們的好運到此為止,剛進四號地區,就被軍方部署的探測裝置發現。
恐人並沒有意識到,人類在科技方面是個十足的偏科生,除了以往慣用的無人機等空中手段之外,地面偵察手段更加豐富多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