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話實說,光劍這東西拉風度爆表,可實用性確實差點,持續時間絕對是個硬傷。
但事無絕對,戰士們很快摸索出一種節電戰術,簡單點說就是揮動光劍的時候不動開關,只有在即將劈中目標的時候,才突然推動開關釋放等離子束,完成切割後馬上關閉。
使用這個辦法,光劍的持續使用時間在幅度增加,兩個小時基本沒問題。
為此,月研組還將光劍的開關改為按壓式,而且是那種環柄式按壓開關,戰士們只需要在即將劈中目標是握緊一些,就能順利開啟等離子束,劈完之後放鬆一點立即關閉。
另外,相關人員還根據戰士們的反饋,加長握柄,並將重心調至頂端,揮舞劈砍更加順暢。
群眾的智慧果然是無窮的。
從接到警報,到完成所有武器的改進方案,僅僅用了兩天時間。
又過了一天,重型武器系統的生產方案出爐,北都迅速分派任務,全國的機械生產廠家全面動員。
人類最精密的加工裝置,其精度也達不到月研組的最低要求,但只生產毛坯,也能給月研組節約大量時間。
而且精加工並不需要月研組親自動手,只需要分散在全國各地的奈米平臺進一步雕琢,就能得到合格的零件。
當然了,原材料也是決定成品質量的重要因素,月研組雖然掌握了大量特種合金,甚至超級合金的配方,但實驗配方的工業化沒那麼簡單,短時間內沒辦法大量生產,就只能退而求其次,先用差一點的替代材料頂上。
在這個節骨眼兒上,必須先解決有沒有的問題,否則連未來都沒有,還談什麼發展說什麼進步?
發出警報後第六天,鯤鵬號再次抵達月球,接受月研組的全面改造。
同日,月研組的幾位專家,在持續觀察的基礎上,成功建立了新型穿越點的數學模型,經過反覆的動態模擬得出結論,穿越點需要整整三個月才能達到成熟期,最晚不超過三個半月。
得到了相對準確的畸變時間,北都立刻調整現階段的準備工作,工業體系全面向新裝備傾斜。
北都之所以這樣安排,也是有原因的。
為了對付半機械軍團,軍方公開了部分資料,組織相關人員進行了大量的研究討論,甚至把當初俘虜的尖頭人都奉獻出來,用來實驗各種輕武器的殺傷力。
結果發現,戰士們手裡的步槍機槍,不比燒火棍強到哪兒去,小口徑基本沒用,打上去只能讓尖頭人腦袋晃一晃;中口徑稍強,但也就是偏上一偏;就連12.7毫米重機槍也沒什麼用處,除非直接命中尖頭人的腦袋,才能讓它們暈上一小會兒。
這可不是什麼好訊息,它意味著軍方裝備的絕大多數槍械,都不能對半機械軍團產生傷害。
將普通彈更換為加量裝藥的特種彈,結果稍有改善。
換成電磁步槍,效果更加明顯,8毫米已經可以打出眩暈效果,12.7毫米彈藥有百分之七十的機率擊暈目標。
常規輕武器基本沒有作用,這對軍方而言不是什麼好訊息,不過能在這個時候得到訊息,同樣是軍方的幸運。
畢竟,軍方裝備的單兵武器不止是槍械,還有大量火箭炮、無後坐力炮、迫擊炮等等,還有兩個多月的準備時間,完全可以有針對性地制定新戰術,而不是開戰之後,面對敵軍的衝鋒,才發現手裡的槍械根本沒用。
為止,全面換裝電磁步槍的呼聲不絕於耳。
如果有可能,北都也想全面換裝,可步槍這玩意單價不高,但當不住裝備的數量多啊,就算北都不惜工本,也不可能在區區兩個月裡裝備全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