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像一個人餓得狠了,就會消耗自身的組織,支援身體的活動一樣。只不過人類的消耗是被動行為,而生物戰艦可以主動控制這一過程。
鯤鵬號目前的體型處於最合理、最平衡的水平,體長縮短必然影響戰艦內部的艙室結構,壓縮功能區域的體積,結果就是綜合戰鬥力的全面下降,絕對得不償失。
沒有絕對必要,倪曉菲不想這麼幹。
北都也很頭疼鯤鵬號的安置問題。
只靠生物戰艦自行捕食,速度實在太慢,如果有個出恐龍的穿越點就好了。
直到這個時候,北都才猛然間驚覺,生物戰艦雖然不需要燃油和維護,但自身的消耗並不像想象中那麼低。
就拿六次畸變這段時間來說,鯤鵬號在外空軌道環繞地球,對戰場進行了強有力的支援。
可代價是自身儲備的大量消耗,折算成物資,比兩個滿編航母編隊的消耗還要多一些,而且航母編隊消耗的是各種物資,想想辦法總能補充上來,而鯤鵬號消耗的是食物!
眼下正是戰事最緊要的時候,全球普遍實行戰時配給,北都是不缺食物,但受畸變影響,糧食產量下降已是必然,每一分儲備都極為重要,絕不能有分毫浪費。
副食什麼的就更不用說了,全都受到了極大影響。
雖說生物戰艦在戰爭中起到了極大的作用,可總不能為了加快恢復,就拿國家儲備喂鯤鵬號吧?
噢?大夥每天定量配給,全都吃不飽呢,你們倒好,把吃的喝的全扔海里?
知道的是養生物戰艦,不知道的會怎麼想?
別說是北都一家,就是全球統合在一起,也養不起幾隻生物戰艦。
所以,北都只能把鯤鵬號放海里。
然而這個時代本身就沒多少巨型生物,放養的成本也不低,要是不加節制地搞生物戰艦,用不了多久,海里的大型生物就得滅絕。
生物戰艦少的時候,或許還能承受,一旦達到一定數量,將是一場試卷大海的生態災難!
北都迅速就生物戰艦的問題做出新的限制。
首先,大型生物戰艦培育計劃直接取消,從此以後,就只保留鯤鵬號這一艘。
其次,中型生物戰艦必須加以控制,數量和體型都不能超出限制。
最後,小型生物戰艦也不能搞太多,必須平衡需求和供給之間的關係。
這幾項決議不僅適用於北都,提供給其他國家的生物戰艦,同樣在限制之列。
嗯,藍星苦米國久矣,是時候霸權一回了。
喜歡白堊紀禁區請大家收藏:()白堊紀禁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