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魚號要是用這種金屬製造耐壓殼……呵呵,什麼六百米八百米,起步起碼就是兩千,五千基本無壓力,就是深達萬米的海溝,也能闖上一闖。
可惜,搞清楚這東西的成分不難,難的是如何以現代工藝將其複製出來。
另一個大收穫是梭艇的微型動力核心。
原以為這東西跟核心艙一樣,都是原子動力,拆解之後才發現壓根兒不是那麼回事,這東西居然是純電動潛艇,其動力核心是顆比足球還要小一圈的超級電池!
別看個頭小,效能卻強得令人嘖舌,持續放電能力堪比一座小型水電站。
接到彙報,曲老幸福得差點當場暈過去。
有了這東西,純電動主戰坦克都可以提上日程了有木有?空間站再也不需要太陽能電池了有木有?原子動力潛艇可以淘汰出局了有木有?
當然了,現在說這些還為時過早,畢竟得到這東西的時間太短,短時間放電能力和持續放電能力畢竟還是兩回事。
至於其他的發現就不必提了,跟這兩項比起來根本不算個事。
按實驗安排,第二天一早,東方白按時趕到船塢,曲老二話不說,立刻將手上的平板電腦遞給他。
東方白以為還是金屬配方,可接過來一看,居然是個非常簡單的零件設計圖。
“能看懂嗎?”曲老問。
東方白點頭:“沒問題。”
沒吃過豬肉總見過豬跑,雖然沒接觸過機械設計,但這麼簡單的設計圖還難不住他。
曲老衝核心艙歪歪頭:“試試!”
“好!”東方白邁進核心艙,奈米觸手覆蓋早就準備好的原料盒,眼睛看著螢幕上的設計圖,心裡想象奈米細胞搬運金屬顆粒的場景。
前後十來分鐘,一個完整的零件下線。結果拿到手裡一看,曲老臉就沉了下來:“怎麼這麼小?”
這東西形狀沒有問題,就是尺寸小了起碼三分之一。
東方白一臉懵圈:“不知道啊,我就是按設計圖來的!”
這一點曲老倒不懷疑,瞅著裝置若有所思:“這玩意肯定是按恐人的標準來的,你做零件的時候,用的是什麼單位?”
東方白恍然大悟:“沒單位,就是數字!”
“再試一次!”
這一次東方白有意控制奈米細胞,想象著圖紙上的尺寸,但做出來的零件依然還是微縮版。
東方白一頭黑線,這也太特麼讓人蛋疼了!
喜歡白堊紀禁區請大家收藏:()白堊紀禁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