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五,淮國都城上京。
國子監外,郎朗的讀書聲充滿了朝氣,楚軒身穿儒袍手捧書卷:
“讀書讀書,莫問前途。”
一名青年貢生起身作揖,滿臉疑惑的發問:
“先生何出此言?如今大淮國革新變法蒸蒸日上,我輩讀書人恨不得立馬投身其中報效國家……”
楚軒面色陰鬱厲聲打斷:
“住嘴,你區區一個貢生,腹中沒有多少點墨就敢在這妄談興衰,實在是可笑至極!”
屋內眾學子紛紛起身:“先生恕罪。”
楚軒冷哼一聲大步離去,再也沒有回頭看過一眼。
……
“咚咚咚咚~”
勝天府衙門外的擊鼓聲打破了平靜,上百名掌櫃打扮的商人跪地喊冤:“張大人,請您替我等小民做主啊。”
門口衙役一邊維持秩序,一邊派人去後堂稟告。
張浩然放下手中的書:“又是那些商賈來喊冤的?”
衙役恭敬回道:“是的大人,他們是聽聞大人您廉潔公正不畏強權,自淮國各地慕名而來,現在都在外面候著呢。”
張浩然仰天長嘆:
“往日想做個好官,只需要依法行事,按律宣判即可,可如今我又能尋什麼法呢?也罷,升堂吧。”
勝天府正堂十分寬闊,長案高懸‘正大光明’匾額,兩排衙役手持水火棍肅穆而立。
張浩然身著淮國二品官服邁步上殿。
“威武~~~~~”
臺下商人紛紛雙膝跪地行禮。
“起來吧,你們想要狀告何人?”
商人們依然跪地不起。最前面的是個身體發福的中年男子,聞言從懷中取出一本書舉過頭頂,雙膝交替跪行至近前:
“啟稟張大人,我與諸位同行不告任何人,只告此新法不公,另外還有血書一封還請大人替小人做主,上傳天聽。”
旁邊小吏連忙接過轉送到案前,張浩然先是開啟那封血書,一個個紅彤彤的名字映入眼簾,大致一掃居然不下千人之名。
而底下跪著的其餘商人也紛紛從懷中取出血狀呈交。
血狀之下,是一本黑色封皮的書,名曰‘商律’。
張浩然嘴中發苦。
……
西北涼州,千里戈壁中矗立著一座雄城名叫‘戎邊’,牆高三十丈內屯十萬兵,過往商隊不計其數十分繁華,此地也是淮國門戶之一。
出了此城再往北行就會進入草原,那裡的蒙國強盛常年戰亂。